中國7月出口創年內新高但進口略遜 中美摩擦為貿易前景蒙陰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8/07 19:31

最後更新: 2020/08/07 19:31

分享:

分享:

海關總署周五公布,以美元計價7月出口按年增速7.2%創年內新高,進口則下降1.4%;分析認為,中國外貿最糟糕時刻已過,但全球疫情形勢仍嚴峻,加上中美緊張關係升級,後續復甦過程仍面臨逆風。

7月主要數據:

美元計價出口按年增長7.2%(路透調查中值為-0.2%)

美元計價進口按年下降1.4%(路透調查中值為1%)

貿易順差623.3億美元(路透調查中值為順差420億美元)

人民幣計價出口按年增長10.4%,進口增長1.6%

1至7月人民幣計價出口下降0.9%,進口下降2.6%

海通證券宏觀團隊姜超、李金柳指出,海外經濟解封,外需韌性延續。 7月外需表現延續了6月的特徵: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增速繼續高位略降,7月紡織品+塑料製品+醫療器械三大項合計按年增速61.7%,而解封背景下,其他品類如手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服裝、家具等出口繼續改善,支持外需韌性。

料下半年中國外貿改善步伐緩慢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中國外貿最糟糕時刻已過,但後續復甦過程仍面臨逆風。全球需求修復進程緩慢對中國外需的拖累,主要是目前嚴峻的疫情形勢繼續對全球需求構成嚴重抑制,在疫苗研發並大規模投入使用之前恐難看到消費、投資活動加快,要關注這一過程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衝擊程度加深,近期海外不乏百年老店倒閉,預示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正在深化。

他指預計,下半年中國外貿整體較較上半年小幅上台階,但改善步伐緩慢。出口阻力主要來自全球嚴峻疫情防控形勢與外部需求收縮,單邊與貿易保護主義,地緣局勢緊張及市場波動。

進口則有望進一步改善。主要是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國內支持政策落地見效等,內需複蘇擴張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疊加海外需求回暖,均有助於帶動中國進口改善。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指出,中美之間摩擦升級、鬥爭的長期化大背景下,國內提出「雙循環」戰略新格局也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一個必要手段,未來進出口肯定還是雙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更多可能還要依賴國內這個大市場,把內需提振起來。另外在海外卡脖子領域提高創新、保證產業鏈的保障能力,這樣才能保證這個「雙循環」能夠循環起來。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蒯宇澄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