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佈局】大國金融攻防 兼顧避險增效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8/21 08:36

最後更新: 2020/08/21 08:37

分享:

分享:

立秋已過,今年的北戴河會議進入尾聲,在經過了上半年因新冠疫情帶來的世界變局之後,今年政治家們要在這個「碰頭會」上討論的內容較往年更多更繁復,關乎脫鈎時代中國未來的道路。在這劃時代之年, 面對美國的全方位制裁施壓,決策層已提出「內循環」戰略應對,並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

本欄一連3日解構脫鈎時代高層佈局,包括「內循環+新基建」的托底戰略、擴大金融活動的增效戰略、及以舉國之力突圍科技的尖刀戰略。三板斧各自攻堅,亦形成整體安排,兼顧短期與長期政策需求構成合力,或將構成「十四五規劃」、甚至未來十餘年中國發展的核心路線圖。

相關稿件:中國經濟新佈局(一)「內循環+新基建」  應對危機的托底戰略

中國經濟新佈局(三)科技尖刀戰略 輸不起的大國戰爭

中美關係跌至冰點,美國在從貿易、科技、政治等全方位對華發難之際,金融戰也成為雙方都在進行準備的選項,其威力可堪稱「冷戰中的熱戰」。面對兩國間強力掰手腕必須翻過金融這道坎的現實,中國今年以來金融改革開放明顯提速,銀保監主席郭樹清日前發表長文闡述金融佈局時更直言「為遏制衰退金融活動必須擴大」,釋放出訊號,高層正將金融戰略重要性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和廣度,以在非常時期對抗危機。

梳理今年以來推出的金融政策,包括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鼓勵巨無霸企業上市,也包括與美貿戰達成擴大金融開放協議,可看出在「內循環」新格局下,當局提升金融戰略主要從三方面考量。

第一,是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擴大財富效應和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對抗衰退。今年6月末M2增速達11.1%,GDP增速則是-1.6%,與原本「M2及社融略高於名義GDP增速」的調控目標相比大大超過。如郭樹清所言,「經濟活動急劇收縮時,金融活動反而必須擴大」。

【中國經濟】內地消費遠遜預期 經濟內循環仍有待發力?

【中國經濟】李克強再提不搞大水漫灌 分析稱降準降息空間有限

7月開始,在內地上半年經濟收官、中美關係急轉直下之際,A股市場走出一波上漲行情,並被官媒冠以「健康牛」,稱投資者「可以期待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後續接連有螞蟻金服、滴滴打車互聯網巨頭宣佈年內上市,在政策呵護造勢下,與市場共同傳遞出提升活躍度訊號。中證監主席易會滿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時直言,要「集中力量辦好資本市場自己的事」,繼續加快市場化改革,以發揮提高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功能。

金融是實體經濟樞紐,危機時期擴大金融活動,是以槓桿作用放大經濟復甦能力,達到倍增效果。特別是在「內循環」時代,國際資金快速撤退,惟有以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彌補缺口,為市場輸血。

第二,是提高不良資產的處置能力,防範金融風險。近期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及郭樹清接連發聲警示,受疫情影響銀行業面臨不良資產增加壓力,要盡最大可能提早處置。事實上,隨著經濟陷入衰退,越來越多企業出現破產倒閉,內地經濟學界近期對於「特殊資產」「困境資產」討論日盛,顯示對不良資產處置需求的迫切性越來越高,以防範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國際環境風雲突變 中國經濟如何突圍?

【中國經濟】易綱:全年有望實現正增長 貨幣政策要更精準導向

過去在經濟發展期,金融機構降低不良率的做法往往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以擴大增量降低比例,處置不良資產往往是靠政府行為。但如今外部環境惡化,不良資產大面積湧來,傳統做法不再奏效,提升市場資產管理能力,已成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迫切要求。

第三,是有開有合,應對美金融戰。在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中,有一條尤為重要——中國同意擴大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服務機構對外開放,並在外匯市場透明度和市場自由度方面達成協定。雖以中美今日的情況協議幾乎已無實際意義,但這顯示內地金融市場對西方世界具有的吸引力,是中國應對「去中國化」,化被動為主動的有效措施。

郭樹清在近期的文章中也強調,要實現更高層次的金融開放,惟前提是要「確保金融主權」。在大國博弈的「內循環」時代,金融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都已不再是優先事項,維護金融安全穩定、佈局好美國將人民幣從美元結算體系中抽離才是貨幣當局眼下的使命。未來的金融開放,如何開放、對誰開放,都要重新考量了。

【中國經濟】習近平倡立足「國內大循環」 如何解讀?

【中國經濟】內地7部門推「小店經濟」促就業 目標2025年達「百城千區億店」

習近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未變 將繼續擴大開放

【中國經濟】經濟「V型」復甦惟存四大隱憂 宏觀政策仍需發力

本報駐京記者:潘攀

欄目:中國經濟新佈局系列(三之二)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