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中國三四季度GDP增速料反彈至5.5至6%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9/01 20:08

分享:

分享: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周二預計,隨著中國經濟活動進一步恢復常態,以及政策效果的進一步顯現,三至四季度中國GDP按年增速將繼續反彈至5.5至6%;經濟按月反彈勢頭可能會有所減弱,但如果疫情能繼續得到控制,受益於低基數,明年GDP增​​速有望達到7.6%。

明年GDP增​​速有望達到7.6%

汪濤在瑞銀媒體電話溝通會上表示,未來幾年,中國可能仍是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經濟體,儘管2021年可能大幅反彈,但在未來10年預計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將逐步放緩至4.5%,這仍意味著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會超過30%。

她稱,如果美國對華科技限制進一步收緊、中美脫鉤壓力繼續上升,估算這會拖累中國2021至2030年平均潛在經濟增長率每年0.3個百分點至4.5%。即便如此,到2030年中國的GDP總量仍有望較目前翻番、達到28萬億美元。

她並稱,科技脫鉤可能拖累中國潛在經濟增速放緩,具體則取決於科技限制嚴格程度和波及範圍、以及中國如何應對,在悲觀情形下,科技限制的實際拖累可能還會再增加至多0.5個百分點。

中美科技戰拖累經濟增速

汪濤強調,中美關係不確定性上升可能會打擊市場情緒,拖累企業投資。雖然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不過,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其競爭力,並利用巨大的市場體量和發展潛力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汪濤分析,相比其他多數主要經濟體,中國仍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來應對未來可能受到的衝擊。由於擔心過度的刺激會帶來副作用,疫情以來政府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將政策重心主要放在疫情防控、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上,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規模相對溫和。

貨幣政策方面,相較於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也更為溫和;鑑於國內利率水平較零利率仍有相當大的距離,央行仍可通過降準和其他流動性操作來確保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並且也可以通過窗口指導等方式來鼓勵銀行增加信貸投放,她認為,目前中國沒有實施量化寬鬆或直接將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必要。

【中國經濟】穆迪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至1.9%

【內循環經濟】激發內需佔比 京專家劉世錦點出打通國內大循環關鍵

【中國經濟】深圳特區40周年啟示 民企蓬勃則經濟繁榮

【內循環經濟】習近平接連通話印尼摩洛哥元首 重申對外開放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