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步入新冷戰 京智囊對兩國短期關係緩解謹慎悲觀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09/02 18:49

最後更新: 2020/09/02 19:37

分享:

分享:

中美關係急劇惡化,多方面角力升溫,被認為已進入「新冷戰」。面對美國近期加劇對中國採取對抗措施,中國姿態相對緩和,頻喊對話和合作。不過,中國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教授時殷弘認為,中方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作為與對方談判的條件,他對兩國關係短期緩解「謹慎悲觀」。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3名高官早前的系列講話,表明美國當局有廣泛共識,摒棄對華接觸戰略,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兩國在多個領域進入對抗。在南海、港區國安法問題上,美國施加制裁,雙方又互關總領事館;美國還加強在貿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與中國「脫鉤」。國際許多中國觀察者認為,中美已形成新冷戰,甚至有爆發局部武裝衝突的風險。

中國雄心勃勃 美國感威脅 積怨爆發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刊出分析文章,拆解中美是如何進入「新冷戰」。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認為,美國近年從沮喪、生氣再到憤怒,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將這種積怨一觸即發。他們認為,中國走到今天這麼強大,在價值體系上與美國漸行漸遠,不僅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也對國際秩序構成威脅。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開啟了兩國「接觸」時代。1989年天安門事件,為中美關係蒙上陰影,兩國經歷短暫停滯後,再因貿易重回接觸。至在08年金融危機後,西方國家經濟陷於結構調整困難,中國經濟依然快速增長,之後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數億人擺脫貧困。

【王毅訪歐】王毅稱中美非權力之爭 中方不想打新冷戰

中美開戰「不再不可想像」 澳洲總理不認同美國冷戰觀

【中美新冷戰】王毅提中美4點框架:可隨時重啟對話 任何問題都能談

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hell)認為,北京的領導人開始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便不比美國的制度更優越,也是與美國的模式平起平坐。習近平在上任後,提出中國夢、「一帶一路」戰略計劃。中國還在南海加強島嶼建設,強化軍事部署。夏偉說,這些雄心勃勃的計劃加劇雙邊關係中的焦慮和不平等。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孫哲今年6月曾在一個論壇上說,大多數人只談「一帶一路」如何利人,不談如何利己。加上「一帶一路」在制度設計上把美國和拉美的一些國家排除在外,所以費勁大談理想、願景還是得不到美企共鳴。而從中國角度來說,中國政策發生某些重大變化,確實是造成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無法繼續下去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表示,中國猛烈宣傳攻勢,以及似乎要輸出「中國模式」的行為,讓美國覺得好像要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時殷弘表示,從2008年開始,兩國國民的民族心理開始發生巨大變化。「中國開始越來越勝利主義,美國開始越來越擔心絶對和相對的衰落。」

在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中美爆發貿易戰,美國同時尋求在高科技方面謀求與中國脫鉤。時殷弘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策與「美國優先」的綱領發生碰撞,令美中「競爭和對抗的動能大為加強」。

疫情+港區國安法 令中美關係「自由落體」

然而,貿易戰未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致經濟嚴重下滑,以及6月底港區國安法立法及實施,隨後兩國關係「自由落體」式變化,近月兩國互關總領事館。劉亞偉說,疫情和選情,加上美國反華鷹派影響,令10幾年來累積的怨恨爆發。

美國除了就港區國安法制裁中港官員,還在外交、軍事、高科技、媒體、社會交往等方面加劇對抗中國。時殷弘認為,中方還擊雖然力度、頻率不如美國,但相當程度上是對稱性反擊。他也形容,中美已開始進入新冷戰。

【中美角力】人民日報刊文:中美迫切需要開啟新的對話

【中美角力】楊潔篪:中美要避免戰略誤判 中方對話大門始終敞開

【中美角力】切斷42年中國學生留美之路  美欲與華學術脫鉤

盡管目前中國姿態有所緩和,外長王毅、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都強調對話和合作,但時殷弘認為,中國並沒有提出具體可行方案,作為與對方談判的條件。他表示,中國還是與美國一樣,站在完全對立的立場,完全對立的所謂道德制高點譴責對方,要求對方做出重大讓步。他對兩國關係短期內得到緩解持「謹慎悲觀態度」。

王毅近日出訪歐洲時提到,中方從來不想跟任何人打「新冷戰」,指中美之間的分歧或者矛盾,不是權力、地位、社會制度之爭,而是堅持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倡導合作共贏還是零和博弈。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港區國安法】跟進最新消息,各方反應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