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穿梭機來也 「可重複使用航天器」返回成功
▲ 中國版穿梭機來也 「可重複使用航天器」返回成功(想像圖)
中國太空穿梭機研發相信取得進展。官媒報道,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太空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地球。中國今次航天試飛十分低調,官方只發放簡短消息,未帶相片或影片。但外界相信,「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即航天飛機。官方指出,可重複使用航天器能以便捷、廉價方式往返太空。
新華社報道,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環繞地球軌道飛行2天後,周日(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道指,今次試驗圓滿成功,標誌着中國可重複使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兩天前(4日),央媒報道,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器搭載於長征2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太空軌道期間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這是長征2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2017年曾公佈,計劃於2020年發射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公司當時指出,有別於傳統一次性使用航天器,可重複使用航天器能夠像飛機一樣飛行,將人員和貨物送上地球軌道,然後返回地面;新航天器維護較為容易,可以較低成本提高發射頻率,為更多人上太空提供機會。
中國今次試驗航天器由火箭發射,相信與美國空軍X-37B,以及美企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研發的逐夢者(Dream Chaser)航天飛機相似。X-37B及逐夢者外型都與飛機相似,升空時是由傳統火箭搭載,返回時則像飛機一樣,依靠空氣動力學原理飛行。
相比美國太空總署已退役穿梭機,X-37B及逐夢者體型都小很多,彌補了穿梭機負擔不必要重量升空的缺陷。中國可重複使用航天器體型,預料與X-37B及逐夢者相當。
中國今次發射航天器,未知是否就是「神龍」空天飛機,亦有可能是源自神龍技術開發的航天器。
疑似神龍空天飛機照片早在2007年已流傳網絡。神龍空天飛機當時掛載於轟-6轟炸機機身下方,相信以轟-6作為母機起飛,到達高空後與母機分離,再飛出大氣層到達太空。
空天飛機(Aerospaceplane)與航天飛機(Spaceplane)分別在於,空天飛機不用火箭發射,能直接在機場跑道起飛前往太空。但直正能獨自完成往返太空的空天飛機至今尚未出現,而神龍空天飛機試驗進展也一直相當神秘,這飛行器的確切類別亦有待觀望。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連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