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回應美國「軟弱」?胡錫進幫口:須面對不利現實
▲ 中芯回應美國「軟弱」?胡錫進幫口:須面對不利現實
中美5G科技戰,美國大力打擊華為晶片(芯片)供應之餘,據報亦研究向中國內地晶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出手。中芯國際急發聲明強調與中國軍方毫無關係,遭內地網民批評「軟弱」。但《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卻為中芯國際講說話,坦言民眾不能強求,企業以公眾理解最符合國家利益方式行動,那是企業「不可承受之重」。胡錫進又指,我們必須面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在中美戰略博弈中處於不利境地的現實。
胡錫進周一(7日)發表文章,形容中國網民看到本國企業受打壓,最基本的感受,一是對美國霸凌主義的憤怒,二是對我國科技實力不夠強、一些關鍵技術受美方制約的嘆息和憋屈。「一些人希望看到中國企業強硬的回應,這完全可以理解。那樣的回應除了解氣、痛快,還能夠對公眾產生某種安撫。」
但另一方面,胡錫進表示,美國已將3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這給美國上游企業的利益造成嚴重衝擊,將更多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以及執行它都面臨一定阻力,這給中國企業採取自救措施、減少損失提供了一定空間和可能。
胡錫進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採取他們認為最有利於公司利益的回應方式,這應當是他們的權利。「在這場中美戰略博弈中,中國高科技企業處於不利境地,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們不能強求企業按照公眾所理解的最符合國家利益的方式行動,那對企業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他解釋,中國企業總的發展目標,與國家發展是一致的,但同時客觀說,企業就是企業,生存和發展是他們在當前複雜環境下,要首先實現的目標,有了這些其他才能談得上;另外企業首先要服務於客戶,而不是取悅公眾。「這些關係我們都需理性加以釐清。」
胡錫進續稱,大家經常說,強大起來是中國應對美方戰略挑戰的根本之策,而要國家強大起來,關鍵是企業要強起來。「美國對中國企業毫無同情之心,尤其欲置中國走在前列的企業於死地,這種時候我們尤其要體恤那些中國企業,多支持包容他們,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對他們求全責備。」
他指,中國社會需要整體上擁有這樣的胸懷,當一些中國企業在外受了委屈遭到打壓時,國內社會為他們準備的,不應首先是唾沫和鞭子。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連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