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擴容】新自貿區重現「易貨貿易」  為脫鈎做足準備?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9/23 20:11

最後更新: 2020/09/25 21:04

分享:

分享:

變局時代政策頻出,每一項都是應對新局面的方案。近日,中央印發了4個新的自貿區建設方案,包括北京、湖南、安徽3個新的自貿區,以及浙江自貿區擴容。在這當中,「易貨貿易」這種原始交易方式重新被提出,要在浙江義烏探索小商品與大宗商品聯動的「新型易貨貿易模式」,及湖南「探索中非易貨貿易」。

易貨貿易與現匯貿易是全球貿易的兩種形式,其區別在於是否用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在現代全球貿易中,以貨幣結算的現匯貿易佔據絕大比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並未融入全球貿易體系和貨幣體系,外匯短缺的情況下,曾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通過「易貨貿易」發展加工貿易,即先將設備和原材料從國外進口,記到賬上,等加工成品之後再運出去,成為中國製造業的發端,並逐漸發展為「世界工廠」。

【中美角力】中國自貿區擴容聚焦高科技 抗美圍堵

【自貿區擴容】北京謀試法定數字貨幣 京湘皖自貿方案出爐

不過,等到中國逐漸融入全球貿易體系,並且外匯儲備不斷積累,易貨貿易的方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僅在與一些欠發達國家地區的貿易中依然存在,如東盟、蒙古等邊境貿易。然而,行至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和中美博弈深入,世界貿易又再換了規則,中國與美國乃至西方世界脫鈎愈演愈烈,出口大幅受損,近期加拿大表示放棄與中國的自貿談判,在此情況下,中國需調整出口結構,擴大與新興市場的出口市場,以彌補外貿缺口。

事實上,在中美交惡之前,中國已通過「一帶一路」計劃,對出口結構進行多元化調整,以減少對歐美市場依賴,增加發展中國家比重,同時也能夠消化國內過剩產能。但是這些國家除了需求及消費能力較發達國家欠缺欠缺,同時也面臨外匯儲備不足的現實,成為此前制約這些國家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原因。

【中國經濟】中國外貿渡過最困難時期 惟疫情反覆或加劇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胡春華:千方百計穩外貿外資 保市場為最緊迫任務

但當前世界格局大變,出口結構調整的窗口期大為縮短,因此「易貨貿易」模式應運而生,成為「雙循環」新格局下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戰略選擇。

其中,今次選定浙江建設「易貨貿易服務平台」,探索小商品貿易與大宗商品貿易聯動的新型易貨貿易模式,正式基於浙江義烏發達的小商品經濟,以及與發展中國家高度的外貿黏性,以及這些國家近年與中國「能源換商品」的現實需求,所作出的戰略設計。

「易貨貿易」在當前中國外部環境下能夠重新發揮作用:一方面,解決了國內低端製造業的庫存壓力,開拓更大市場;另一方面,也為內地企業節約了外匯支出,在人民幣近期快速升值期內,對衝企業的匯率成本,同時,也為中美之間可能發生的金融脫鈎做足準備,成為現匯貿易的替代方案。

本報駐京記者:潘攀

【中國經濟】一文看懂 中國4招力推外貿企業轉內銷

【中國經濟】網上廣交會掩藏數據  足證外貿仍然艱困

中國7月出口創年內新高但進口略遜 中美摩擦為貿易前景蒙陰

【中美貿易戰】中金:東莞外貿企業考慮將美訂單轉至第三國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http://bit.ly/2Qm2YjA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中國頻道」china.hket.com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