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學者:促成外商台商高度當地化 帶動產業轉型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9/29 14:08

最後更新: 2020/09/30 14:08

分享:

分享:

內地早前提出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經濟成長模式,經濟學者分析,有關政策將令外商、台商把目光放在中國內需市場上,從而令它們融入當地的供應鏈。而地方政府亦可把握機會「借力使力」,借這些資金和合作機會,幫助本地企業轉型或升級。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周二(29日)向《中央社》指出,中國的新經濟模式並不代表中國將退出海外市場,只是將更專注發展內需。他以內地貧窮省分貴州躋身成為「大數據中心」為例,估計內地將利用「新基建」拉抬落後地區,實現都市化,而後續水電、網絡、地鐵等基建,就是提升內需產業發展的空間。

【內循環】國企改革任務:與民企相配合 推進兼併重組「戰略性組合」

【內循環】中國低收入家庭「手緊」不願多花錢 促消費仍需發力

劉孟俊指出,政策短期將誘發力量,讓留守外商、台商瞄準大陸內需市場。此外,人民幣開始走高,加上中美貿易戰衝擊下的貿易盈餘縮減,讓中國的勞力密集產業開始面臨轉型。

劉孟俊推斷,中國地方政府將趁機促成外商、台商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形成外商、台商高度當地化,甚至與本地企業無異。他特別指出,相對外資企業,內地地方政府會更積極拉攏台商,讓它們著眼未來的資產利益,減低其撤資的可能性。

【中國經濟】回應有外資撤出 發改委:正常市場行為

【中國經濟】李克強:優化營商環境  保市場保就業吸外資重要方法

【中國經濟】世銀料中國今年GDP增2% 明年復甦至7.9%

責任編輯:陳建錫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訂閱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