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習近平:搞霸權霸凌行不通 死路一條(有片)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10/23 20:15

最後更新: 2020/10/23 20:15

分享:

分享:

中國今年高調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官方今日上午10時將在北京人民大會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講話。正值中美大國博弈白熱化,外界關注習近平如何對美喊話,並釋出團結抗美訊號。

習近平表示,中朝軍隊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中國人民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當年抗美援朝讓世界知道「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他說,現今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強調任何搞霸權霸凌行徑根本行不通,最終必然死路一條。中國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將迎頭痛擊。

「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神話」 徹底扔掉「東亞病夫」帽子

在紀念大會上,總理李克強等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以及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全場先為在韓戰中陣亡的烈士默哀。

習近平之後發表演講,提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但「帝國主義侵略者將戰爭強加在了中國人民頭上」。他說,抗美援朝戰爭,經過艱苦戰鬥,「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他稱,「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經此一戰,「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犯新中國的嘗試」、「中國人民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又稱「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彰顯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不論多麼強大,如果站在世界發展潮流的對立面,恃強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擴張,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這一戰,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習近平說。

習近平續稱,抗美援朝精神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當年中國人民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在愛國主義旗幟感召下,同仇敵愾、同心協力,讓世界見證蘊含在中國人民的磅礴力量,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他強調,面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面對各種阻力壓力,中國人民總能「殺出一條血路」。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前進道路不會一帆風順。要銘記抗美援朝,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富國強軍 不允分裂祖國「神聖領土」 將迎頭痛擊

習近平指出,必須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而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

他說,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當今世界,「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極端利己主義,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訛詐、封鎖、極限施壓的方式,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行徑,任何搞霸權、霸道、霸凌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不僅根本行不通,最終必然是死路一條!」

他強調: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不擴張,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人民必將迎頭痛擊。

昨向韓戰老兵頒紀念章

另外,在遼寧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今日上午亦舉行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敬獻花籃活動。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健在的志願軍老兵等,頒發紀念章。人民銀行當日也發行金銀紀念幣一套。此外,近期央視也播放抗美援朝紀錄片等。

高調紀念抗美援朝  中國發動鬥爭動員?

【中美角力】高調紀念抗美援朝  習:激勵中國戰勝一切強敵(組圖)

【中美角力】中美關係緊張下內地啟動電視劇宣傳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有片)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