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從南北建國到戰爭與和談 一文看懂韓戰經過(組圖)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10/23 20:16

最後更新: 2020/10/23 20:16

分享:

分享:

韓戰在1950年6月爆發,3年間造成巨大破壞及傷亡

韓戰(又稱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是冷戰中首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1950年6月爆發,至1953年7月結束,雙方同意以停戰分界線劃疆而治,但至今仍保持著外交和軍事對峙的狀態。參戰雙方分別為以北韓、中國,以及未直接派兵介入的蘇聯為主的共產主義陣營,及南韓、美國,和由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土耳其等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隊。根據中國官方估算,為期3年多的戰爭中,中朝動員逾164萬兵力,中國佔了逾130萬,總傷亡傷亡逾65萬,包括19.7萬中國人民志願軍陣亡;聯合國軍隊投入兵力亦接近100萬,傷亡逾57萬,包括逾3.6萬美軍陣亡。

南北建國

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

二次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軍撤出朝鮮半島,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得到了蘇聯同意。三八線以北面積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當時為工業區,人口40%,南部面積佔總面積的43%,為糧食產區,人口60%。其後數年間,南北韓多地均爆發民族主義運動,主張成立統一全半島的朝鮮政權。南方在1948年5月選出李承晚為首任總統,北方則建立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戰爭爆發

從1949年至1950年6月,兩韓在三八線附近共發生2000多次糾紛,至1950年6月25日,北韓派兵南下,宣布「南朝鮮李承晚軍隊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動突然襲擊,這次戰爭是美帝國主義蓄意發動的,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來說,是抗美衛國戰爭」。由於南韓軍隊未進入戰備狀態,其時首都漢城(今首爾)3日後即告失守。南韓政府高層驚慌失措,炸毀漢江大橋,將大批軍隊送給了北韓,間接瓦解了南韓的抵禦能力。

各國參戰

中國發動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韓作戰,翌日再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趁機攻佔台灣。聯合國在缺少蘇聯阻撓下,通過決議組成「聯合國軍隊」,以美軍為主導,加上英國、加拿大、土耳其、泰國、新西蘭、荷蘭、法國等15國軍團,組成聯軍登陸朝鮮半島,同年9月開始反守為攻,助南韓在一度失去九成國土的情況下奪回漢城。美軍在時任總統杜魯門授意下,封行「將共產主義逐出朝鮮半島」的戰略,向三八線進迫。中國在10月8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以為免北韓落入資本主義陣營手上為由,通過決定將邊防部隊改編成志願軍,助北韓對抗聯合國軍隊。

前四次戰役

1950年雙方軍隊在南韓首都漢城內交火

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中國志願軍在北鎮對聯合國軍發起突襲,後者不知中國軍隊已越過鴨綠江,措手不及下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二次戰役在11月25日打響,志願軍於清川江戰役攻退南韓軍隊及美軍,在東面戰線對美軍一度加以包圍,但後者在空軍掩護下突圍循撤退。幾日後,美軍第八集團軍被志願軍驅離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及至12月6日,中朝軍隊收復平壤,把聯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初步扭轉了戰局。
第三次戰役在12月31日打響,中朝軍隊突入聯合國軍防禦縱深15至20公里,迫使後者全面全線撤退至至三七線南北之平澤、安城、堤川、寧越、三陟一線,大批南韓軍隊及少量美軍被追擊殲滅。1950年2月11日,志願軍發起橫城反擊戰,成功令東線聯合國軍出現了全線動搖跡象。及至3月7日,美軍進行「撕裂者行動」,在3月14日晚上至15日,韓國第1步兵師和美軍第3步兵師重佔漢城,標誌著1950年6月以來第4次,也是該首都最後一次易手。
志願軍放棄仁川和漢城,全線後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三八線以北。由於缺乏現代化空軍編制,志願軍整條戰線曝露於美軍猛烈空襲下,前線陷入困難。
第五次戰役
作戰中被俘的志願軍
志願軍增援抵達,總兵力上處於上風,在1951年4月22日發起第五次戰役,向南進攻至漢城附近,擊潰南韓部隊,個多月內殲敵逾1.7萬。及至5月20日,美軍和南韓軍隊憑藉高度機械化,堵塞志願軍打開之缺口。在志願軍攻勢結束後,聯合國軍開始發動攻勢,迫進鐵原、漣川,第2次跨進三八線。其時,美軍的彈藥量是平常五倍密集炮擊,單一炮兵營在24小時內就射擊12,000發以上進行無間歇砲幕,志願軍後撤時損傷慘重,數千人被俘,佔韓戰中全部志願軍被俘人數三成以上。6月10日戰役結束,中朝軍隊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進入相持階段,後續又爆發喋血嶺、上甘嶺等戰役,雙方均死傷枕藉。
第五次戰役是雙方傷亡最多的戰役,中國方面的戰役結果統計是殲滅聯軍8.2萬,為五次大戰役中殲敵最多的一次。志願軍傷亡8.5萬,尤其是後期的撤退行動中,傷亡達1.6萬。聯軍方面統計,4月攻勢期間殲滅敵軍7.5萬,南韓方面統計則是5月攻勢期間殲滅敵軍10萬,總戰果逾20萬。
正式停戰
板門店和談,標誌韓戰正式結束
1953年3月30日,中朝首先提出解決戰俘問題,主張在停戰後雙方遣返戰俘,停戰談判恢復。同年7月27日上午,朝,中,美三方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標誌著韓戰正式落幕。美國則與南韓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繼續在當地保留駐軍。
點擊圖片放大
+7
+6

【抗美援朝70周年】習近平暗指美軍能被打敗 釋3大訊號 

【抗美援朝70周年】去掉「東亞病夫」帽子!習近平講話全文

【中美角力】高調紀念抗美援朝  習:激勵中國戰勝一切強敵(組圖)

責任編輯:陳建錫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