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年】習近平與李小龍都說 「東亞病夫」典故是咁的(有片)

國情動向 23:02 2020/10/24

分享:

分享:

【抗美援朝70年】習近平與李小龍都說 「東亞病夫」典故是咁的(有片)

中美關係陷入寒冬的關鍵時刻,中央召開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談話,形容這場對抗美國的戰爭,讓中國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之名。東亞病夫一詞在當代常見於流行文化作品,是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符號。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抗美援朝打破了美軍不可被戰勝的神話,讓中國徹底扔掉「東亞病夫」帽子,讓中國人民真正揚眉吐氣了。他並稱,「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砲,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Sick man of Asia一詞來自西方

習近平所引用「東亞病夫」一詞來自來西方,以前英譯為Sick man of Asia / Sick man of East Asia;更準確一點是「Sick man of XXX」這個組合是西方人所用,但原本不盡是用來形容中國。

【中美角力】高調紀念抗美援朝  習:激勵中國戰勝一切強敵(組圖)

【抗美援朝70周年】習近平:搞霸權霸凌行不通 死路一條(有片)

「Sick man of ……」在最初是被用來形容弱小或腐敗國家。據說,它最早出現於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一世形容敵對的鄂圖曼帝國是「Sick man of Europe」。

之後,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其他不同的歐洲國家,包括英國及德國等西方國家;例如在一戰後,英國因為國內經濟表現不好,也曾被稱為「Sick man of Europe」。

那「Sick man of Asia」又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它最早出現在上海英國開辦的報紙《字林西報》。

《字林西報》1896年10月17日刊出一篇文章,批評晚清政府官僚腐敗、風氣惡劣時,便用上「Sick man of Asia」一詞,但其含意沒有諷剌中國人體弱、中國國力虛弱之意。

東亞病夫含意 屢有改變

同年,外國傳教士李佳白在《萬國公報》撰寫名為《探本窮源論》的評論時,也把中國比喻成病人,稱要替中國開藥方,醫治中國在吏治、財政、教育等各方面的弊病。同樣「東亞病夫」一詞只針對中國的制度,沒有嘲諷中國之意。

【抗美援朝】從南北建國到戰爭與和談 一文看懂韓戰經過(組圖)

【抗美援朝70周年】習近平暗指美軍能被打敗 釋3大訊號 

直正把「東亞病夫/東方病夫」諷刺舊中國積弱、國民水平不濟的,是以梁啓超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時年在1903年前後。

梁啓超在《新民說》第一次用「病夫」來形容所有的中國人,說「夫中國一東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再到1905年,晚清小說《孽海花》出版,其作者曾樸公開署名為「東亞病夫」;此書風行一時,是當時頂尖的暢銷書,「東亞病夫」一詞也迅速流傳開來。

事實上,曾樸本人使用「東亞病夫」來自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本人的身體不好。但此後,中國社會又把「東亞病夫」一詞與國民體質問題聯想到一起。

毛澤東也用東亞病夫  形容舊中國

新中國建立後,中共領袖毛澤東1956年在《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引用過「東亞病夫」一詞,說「過去說中國是『老大帝國』、『東亞病夫』,經濟落後,文化也落後,又不講衛生……但是,經過這六年的改革,我們把中國的面貌改變了」。

但東亞病夫在當代再次流行,並成為民族主義的符號,關鍵是1972年李小龍電影《精武門》的一個場景。

【習近平講話】習透出抗美兩大武器:基礎科技與雙循環

【中美角力】中國抗美戰略曝光:以造原子彈決心造芯片

片中,上海虹口道場的日本人派人來「致祭」霍元甲,但送上「東亞病夫」牌匾侮辱;由李小龍飾演的陳真,不甘國民受辱,獨自將橫額送回虹口道場,以一敵眾打敗日本人,逼日本人吃下寫著「東亞病夫」的紙張。

李小龍電影  令東亞病夫一詞再受關注

這一杜撰的情節,卻鞏固「東亞病夫」負面形容中國的意思,並成為舊中國屈辱的符號。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編輯在替巴德學院(Bard College)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談論中國的文章,起了一個稱「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標題,引發辱華風波。2月19日,中國宣佈以此為由吊銷《華爾街日報》三位駐華記者的記者證並驅逐出境。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