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求是》刊文: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穩定優化供應鏈

經濟脈搏 16:51 2020/10/31

分享:

分享: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日前閉幕,規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雙循環」和科技自立。官方亦發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早前的講話,他亦提到面對未來嚴峻的外部形勢,重點是部署兩大戰略,即擴大內需和優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求是》雜誌11月1日將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是他在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習近平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已經越過拐點,但疫情全球大流行仍處在上升期,外部形勢非常嚴峻;要舉一反三,進行更有長遠性的思考,完善戰略佈局,做到化危為機,實現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指出,第一,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他指,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WTO)後,中國加入國際大循環,形成了市場和資源(如礦產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世界工廠」的發展模式,而近幾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這次疫情可能加劇逆全球化趨勢,各國內顧傾向明顯上升,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可能出現重大變化。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當前應對疫情衝擊的需要,是保持我國經濟長期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

他強調,大國經濟的優勢就是內部可循環。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居民消費優化升級,同現代科技和生產方式相結合,蘊含著巨大增長空間。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實現良性循環

他又稱,擴大內需和擴大開放並不矛盾國內循環越順暢,國內循環越順暢,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習近平稱,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等收入群體是消費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國約有4億中等收入人口,絕對規模世界最大。要把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作為重要政策目標,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要擴大人力資本投入,使更多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第二,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鍊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徵。

習近平指出,這次疫情是一次實戰狀態下的壓力測試。中國完備的產業體系、強大的動員組織和產業轉換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質保障。其中,中國的口罩日產能從1月底1000萬隻提高到目前的5億隻。

但同時,疫情衝擊也暴露出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風險隱患。為保障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力爭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產業備份系統。

習近平說,現在全國都在復工復產,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再簡單重複過去的模式,而應該努力重塑新的產業鏈,全面加大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是要拉長長板,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鍛造一些「殺手鐧」技術,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提升產業質量,拉緊國際產業鏈對中國的依存關係,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二是要補齊短板,就是要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在關鍵時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環,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經濟正常運轉

他又提到,中國線上經濟全球領先,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線上辦公、線上購物、線上教育、線上醫療蓬勃發展並同線下經濟深度交融。要乘勢而上,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積極參與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制定,塑造新的競爭優勢。同時,必須看到,實體經濟是基礎,各種製造業不能丟,作為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和實體產業要以自己為主,這一條絕對不能丟

習近平還指出,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國有企業沖在前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促進產業循環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他稱,國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做強做優做大。當然,國有企業也要改革優化,但絕對不能否定、絕對不能削弱。要堅持和完善新型舉國體制,不斷增強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

除上述兩大戰略外,習近平還提到,第三,完善城市化戰略。他指出,要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他提到,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是客觀經濟規律,但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我國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人以上)和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人以上) 人口密度總體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區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萬人以上,東京和紐約只有1.3萬人左右。長期來看,全國城市都要根據實際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標準。

第四,調整優化科技投入和產出結構。習近平指,要更加重視遺傳學、基因學、病毒學、流行病學、免疫學等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加快相關藥物疫苗的研發和技術創新,高度重視信息和大數據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要重視頂層設計,優化基礎研究佈局,做強優勢領域,完善高校專業設置,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補上冷門短板,把我國基礎研究體系逐步壯大起來,努力多出「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第五,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第六,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從頂層設計上提高公共衛生體系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

【五中全會】舉國之力推兩大戰略 抗中美驚濤駭浪

【五中全會】分析師稱十四五重科技創新優先 著力發展實體經濟

【五中全會】「十四五」藍圖曝光 首重「科技自立自強」破美圍堵

【五中全會】五中強調國內大市場 以雙循環對沖美脫鉤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