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債市頻「爆雷」 金融委提5大要求:零容忍「逃廢債」

經濟脈搏 15:19 2020/11/23

分享:

分享:

中國債市近期違約增加,一連串信用風險事件引起監管層關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會議,對債市提出五大要求,包括用「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同時,加強風險隱患摸底排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底線。

不容發生系統性風險

劉鶴周六(21日)主持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會上指出,近期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原則,處理好促發展與防風險的關係,推動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內媒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上海某大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師表示,周期性表示債券違約是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的正常現象,體制性指現有政府與企業關係下,由政企不分、政府承擔企業的職能、企業承擔政府的職能,出現的非市場化經營風險。行為性就是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

該分析師指出,官方整體思路是,既會容忍一定的違約、打破剛兌,又不希望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劉鶴在會議上對債市提出五個要求,第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責任。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督促各類市場主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

第二是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要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資訊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第三是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督,強化市場約束機制。發債企業及其股東、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必須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切實防範道德風險。

第四是加強部門協調合作。健全風險預防、發現、預警、處置機制,加強風險隱患摸底排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最後是繼續深化改革。要深化債券市場改革,建立健全市場制度,完善市場結構,豐富產品服務。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升運行的質量和效率。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