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財長耶倫反對關稅戰 惟這事與特朗普同調
▲ 【拜登中國】耶倫曾因這問題負評中國 觀點罕近特朗普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任命聯儲局(Fed)前主席耶倫為財政部長,這意味她將擔任「拜登式」中美貿易戰操盤手之一,站在中美角力最前綫。耶倫過去曾多次批評美國對中國發動的關稅戰、外傳她與特朗普的經濟念相左,但在批評中國補貼國企,觀點卻與特朗普相似。
財政部有份參與美國貿易政策的制訂,是應付中國貿易問題的對口部門之一。例如,財政部要定期向國會遞交「主要貿易夥伴宏觀經濟與外匯政策半年度報告」,決定中國等國家是否滙率操縱國。
財政部有份參與美國貿易政策制訂
而現任財長姆欽(Steven Mnuchin)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過去兩年多,一直與美國首席談判代表身份,與中國磋商貿易協議,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戰、關稅戰等操盤手之一。
此外,財長部亦負責執行美國就各種題,對外國公司及個人的經濟金融制裁措施。
因此可以說,耶倫(Janet Yellen)倘落實任財長,她將站在中美角力、特別是貿易戰的最前綫。外界紛紛注視他的對中國貿易立場。
耶倫去年11月出席紐約市世界商業論壇(WBF)時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無濟於事,美方對大量自中國進口的貨品加徵關稅毫無益處。中美深陷關稅戰,拉高物價之餘助長不確定性,對企業與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美方試圖以關稅逼迫中國改變不公平貿易行為,耶倫認為成效不彰,「這些關稅是由美國消費者與企業埋單,做生意與控制成本變得更難且更貴,消費者因而預期物價將高漲」。
職倫曾批特朗普關稅有害無益
至今年一月,耶倫於亞洲金融論壇上曾表示,儘管中美當時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仍無法消除新興技術方面更棘手的風險衝突。
耶倫當日指出,美國始終沒有大量撤除對中國的關稅,中國大量商品仍處於高水平的美國關稅。據了解,美國對中國價值3700億美元的25%關稅將保留,這涵蓋中國對美近3分之2的出口。
但值得注意是,耶倫對中國部份貿易行為的批評,觀點與特朗普及美國政界人士相近,她當天指出,美國企業面對困難包括:中國對國有企業的補貼(構成對美國企業不公平),人工智能及5G網絡相關的國家安全領域技術競爭等。
耶倫說道,「這些問題將很難解決,並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耶倫由於並非政客出身,且任聯儲局時嚴守政治中立,因此一直總體少談中國與美國競爭問題。而有指她與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理念相左,致她2018年初離開聯儲局。
責任編輯:鄧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