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開始月面採壤 一文解釋各大看點與難關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12/03 11:29

最後更新: 2020/12/03 11:29

分享:

分享: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後開始採壤

中國的探月工程再向前邁出一大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北京時間昨日(1日)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今日(2日)凌晨完成了鑽取採樣及封裝,正式進入最重要的環節,開始採集月壤。專家指出,嫦娥五號從入軌到返回,在整個任務中共要面對11個難關,目前已攻克5個,但餘下的6個將更為關鍵。

國家航天局今日通報,嫦娥五號昨日深夜11時許成功著陸,進行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今日凌晨4時53分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著陸3大看點

一、600公里外「全自主跳傘」,在距月面1.5公里時,嫦娥五號以光學成像敏感器進行粗避障,剔除大型障礙物;距月面僅百米時,嫦娥五號的備用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進行精確避障,識別選好落點。之前的近月制動一樣,只有一次機會,故整個過程邊飛行邊找尋落點,15分鐘內完成600公里外的自主跳傘。

二、「大腿」顯身手,著陸的關鍵在於平穩,其撞向月面會形成較大的衝擊,設計相應的著陸緩衝系統,吸收著陸的衝擊,保證探測器不會翻倒受損,這是技術難題之一。嫦娥五號的著陸緩衝設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偏置收攏、自我壓緊」式方案,保證了收攏簡單、展開可靠,解決了多方面問題。

三、著陸點屬探月「處女地」,嫦娥五號的月球著陸區域名叫「風暴洋」,周圍有1,300米高的火山群,環境之險峻名副其實,過去從未有過任何國家的探測器到訪過。但該區形成的地質年代較短,約37億年。嫦娥五號有望獲取最年輕的返回樣本,在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研究方面取得原創性科學成果。

未來6個難關

一、月面工作階段,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器在月球上會停留大約2天,主要工作將是月壤採集,以及一系列的科學探索工作。

二、月面上升階段,上升器攜帶月壤與著陸器分離,垂直上升至相應軌道,準備與剋道返回組合體對接,著陸器則留在月面。

三、交會對接與樣本轉移階段,上升器與軌道返回組合體將在距地球38萬公里外的太空,完成「太空之吻」,將月壤轉交到組合體存放。

四、環月等待階段,軌道返回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準備返回地球。

五、月地轉移階段,軌道返回組合體開始返程,在接近地球5000公里時,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

六、再入回收階段,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進入大氣層,以半彈道跳躍的方式「煞車」,距地面10公里時打開降落傘,順利著陸後完成整次任務。

「嫦娥五號」升空會帶月球樣本返回 中美太空競賽新階段(有片+組圖)

嫦娥五號為何要剎車?「近月制動」是甚麼

嫦娥五號快降落「風暴洋」 為何選擇月球這裏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