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何大過年?南方吃湯圓 北方吃這個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0/12/21 20:05

最後更新: 2020/12/21 20:05

分享:

分享:

冬至為何大過年?南方吃湯圓 北方吃這個

2020年12月21日是冬至。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的一天。在中國人習俗裏,冬至地位特別重要,有如節日一樣,是與家人團聚吃飯的日子。中國各地度過冬至的習慣也有一些區別,南方人喜歡在冬至吃湯圓,北方人則愛在這天吃餃子。

所謂冬至,乃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通常在西曆12月21至23日之間,這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最具冬天色彩的一天,與6月夏至正好相反。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開始變長,天地陽氣再次增加,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故古人認為冬至是大吉之日。

加上冬至臨近歲晚,與農曆新年頗為接近,因此冬至亦有「亞歲」、「賀冬」之稱,重要程度僅次過年。另一種說法是「冬至大如年」,甚至「冬至大過年」。

重陽的1個傳說5個習俗 大家知多少?(組圖)

中國人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據悉源於漢代,盛於唐宋。

《後漢書》中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官方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在民間,人們更多遵從的是一些應景習俗,吃特色食品。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湯圓是南方的冬至必備,全家聚首一堂吃湯圓寓意「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因此又叫「冬至團」。傳統上,南方湯圓多以糖、肉、芝麻、蘿蔔絲等做餡,做成湯圓以後,除了自家吃,也會饋贈親友,以示祝福之意。

中秋節唐代已是假期?告訴你5個中秋冷知識(組圖)

在江南水鄉,冬至也有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這種食物來源於一個傳說:共工氏有一個兒子作惡多端,在冬至這天死去,死後仍不悔改,變成了厲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人們發現這厲鬼最怕赤豆,便在冬至這一天煮赤豆飯吃,以此來驅避厲鬼,防災祛病。

北方人則習慣在冬至吃餃子,更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有趣講法。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南陽稂東人,著有《傷寒雜病論》。他看到家鄉百姓飢寒交迫,耳朵都凍爛了,於是在冬至那天施捨祛寒嬌耳湯,醫治百姓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熬煮成湯,再撈出來放入餡料,並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這在後來就演變成餃子。

端午節中國推「糭子國際標準」 英文名用拼音Zongzi

端午節並非為紀念屈原 帶你Fact Check 3個誤解

大家說Happy Father's Day時 又知道父親節起源嗎?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連兆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