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2020】清朝人如何稱呼聖誕節 聽了這四字別崩潰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0/12/25 17:41

最後更新: 2020/12/25 17:41

分享:

分享:

【聖誕節2020】清朝人如何稱呼聖誕節 聽了這四字別崩潰

內地社會對中國人應否慶祝聖誕,仍然存在不少議論。有民族主義者稱「中國人不過洋節」,但也有人揶揄抵制聖誕的行為,其實是缺乏文化自信。回顧聖誕節初傳入中國時,中國人是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在清末西學東漸時期,國人普遍稱Christmas做「外國冬至」而不是「聖誕」。

浙江大學 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學者在題為「從『外國冬至』到『聖誕節』:耶穌誕辰在近代中國的節日化」的論文說,上海及其周邊地區早自明末以來就是基督教傳播的一個中心。

而自上海開埠、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以後,西方人大量湧入,Christmas的慶祝便不再局限於教堂之中,而是開始滲入社會生活之中。

申報稱Christmas是「外國冬至」

中國最早期報紙、上海《申報》創刊之後,每年Christmas例有新聞報道,但沒有聖誕的名字,多是把這個節日譯為「外國冬至」之類的名字;主要原因是,彼時中國人對基督教沒什麼認識,只知西方人Christmas閤家歡慶、有如中國人的冬至,因此索性稱之為「外國冬至」之類的名字。

根據紀錄,1872年12月24日《申報》第一次報道Christmas時只說它是「耶穌誕日」,次年報道中,則稱之爲「西國冬至」。此後數年的報道中多用「西國節期」,至1881年又稱「西人冬節」和「西曆冬至令節」。

內地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 聖誕裝飾被模糊遮蔽(有片)

冬至為何大過年?南方吃湯圓 北方吃這個

從1882年開始,《申報》則統一稱Christmas為「外國冬至」,至此,「外國冬至」似乎已成民間對Christmas的最普遍說法。

清末時期,聖誕節最初只是租界洋人的節日。但在光緒中期之後,越來越多的國人也加入到了過節的行列中。1888年,教會的聖誕彌撒主要是外國人參加,到會人數不過幾百。但至1898年,到虹口教堂觀禮的多達3000餘人,停車都沒位置,且當中已有一些中國人。

台灣八十年代稱聖誕為耶誕

而教會組織的聖誕活動,為了吸引中國人觀看、增加宣教效果,反而減少了宗教味,增加了不少的世俗歡樂氣氛。例如,慶祝活動有魔術、滑稽戲、合唱等等,聖誕老人也出現了,聖誕賀卡也開始漫天發散。

​據當時報道記載,「男女老幼皆眉飛色舞,笑容可掬」。一個宗教節日,越來越向世俗化的歡樂主題演化。

點擊圖片放大
+2

到了民國時期,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上流人士,也熱衷於把聖誕節當成主要活動,每到這天會舉辦聖誕晚會,成為上流社會主要的社交活動,漸漸地各個大學也開始慶祝聖誕節,甚至還有香煙公司,趁機做起了「聖誕節」的生意,決定在菸盒上印著「聖誕老公公」,說著「聖誕老公公,半夜出煙囪,送來發達而,新年鴻運通」的順口溜,意外成了當時的吉祥話。

其實,社會對聖誕有不同意見,不是中國內地獨有社會現象,在台灣也曾存在類似的議論。1980年代、仍是國民黨長期執政時期,將「聖誕節」正名成「耶誕節」;當時政府認為,中華文化中的「聖人」──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有所冒犯,耶穌不屬於中華文化的一環,因此耶穌誕生的日子應該稱為「耶誕節」而非「聖誕節」。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