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協議更勝中美!中國史無前例作一承諾
▲ 中歐協議更勝中美!中國史無前例作一承諾
中歐投資協定水到渠成,歐盟領袖擬香港時間今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像會談,宣告談判完成。德國媒體獲得歐盟最高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的聲明,內容曝光了中歐投資協定的一些主要內容,其中包括中國國企補貼全面透明。
值得注意是,中國與美國今年初簽訂的中美貿易協議,還沒觸及國企補貼等中國經濟結構改革議題,但中方卻在議擬的中歐投資協議裡,為此作出承諾,反映中方似對歐洲敞開更大的門縫。
外電指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預定香港時間今晚8時,與習近平舉行視像會談,標誌中歐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即將卸任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亦會參與。
中方將在協議提出 國企補貼全面透明
據了解,中歐今晚宣布的是談判結束,惟中歐投資協議文本仍要大約一年時間籌備,有可能要在2021年下半年至年底才正式簽署。
但歐盟委員會將發表一份聲明,透露出中歐投資協定將涵蓋哪些重點。「德國之聲」獲得的一份歐盟委員會內部文件,指協定的正式名稱是中歐《投資綜合協議(CAI)》。




歐盟委員會聲明寫道寫道,「投資綜合協議也將是第一個兌現國有企業行爲義務和補貼全面透明規則的協議」,中國還同意「繼續和持續努力」爭取批准國際勞工組織關於強迫勞動的基本公約。
歐盟委員會的聲明接著說,中國在談判的三個關鍵支柱上已經實現了必要的實質性承諾:市場准入丶公平競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聲明寫道,「談判結果是中國與第三國達成的最雄心勃勃的成果」。
中歐暫宣布談判結束 仍需時間准備文本
委員會又表示,協議將消除了某些歐盟行業在中國的外國投資壁壘,其中包含新能源汽車丶雲端計算服務丶金融服務和健康行業等。
消息人士告訴德國之聲,「雙方的起點地位是不平等的。中國的市場更加封閉,而所有人就本來可以在歐洲自由投資。因此,從一開始就很清楚的是,中國會比歐盟做出更多的讓步,這並不特別值得他們慶祝」。
歐盟各國大使在12月28日已批准了投資綜合協議的草案。該協議需要得到歐盟各國政府和歐洲議會的批准。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歐盟對中國出口商品價值約1980億歐元(2420億美元),進口商品價值約3620億歐元,雙邊貿易額達6500億美元。
2019年,中國繼續成爲僅次美國的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根據諮詢公司榮鼎咨詢的數據,今年最後一個季度,歐盟企業在中國新宣布了16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
責任編輯:鄧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