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業】2025中國市場料達2230億美元 自給率卻僅這個數?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1/01/08 17:20

最後更新: 2021/01/08 17:20

分享:

分享:

中國芯片業發展迅速,但要做到完全自給自足,或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為了擺脫對西方的依賴,中國大力投資芯片產業,務求在將來能自給自足。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昨日(7日)發表報告指,中國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2,230億美元,但按照目前的發展情況,屆時其自給率最多只有20%,遠低於官方設定的70%目標。

報告指,去年中國市場總量為1,434億美元,在地生產的半導體芯片產值227億美元,佔比約15.9%,較2010年增長了5.6個百分點,估計該數字在2025年將達432億美元,2020至2025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3.7%。屆時芯片產值在全國市場佔比19.4%。

中國芯片多數仍由海外代工廠操刀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統計的中國半導體芯片產品的432億美元產值當中,有一大部分是總部位於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台灣地區企業和國外企業所生產的。例如台積電、SK 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等在大陸設有晶圓廠的企業。

到了2025年,即使屆時中國的幾間國產芯片製造商的產能得到大幅增長,但海外的半導體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芯片的產值,仍佔高達50%以上。這意味著,屆時真正由中國企業貢獻的芯片產值可能不到216億美元,在整個2230億美元的中國芯片市場中,佔比甚至不到10%。如果將所有在中國生產的芯片都算作是自主製造的,那麼自給率則是上文提到的,不到20%。

【中美科技戰】芯片漲價潮來襲 衝擊汽車、家電等下游企業

中國啟動「豬芯片」工程 破中國糧食「種源死穴」

內媒:低估了中國芯片業的突破能力

內媒認為報告對中國芯片產業發展明顯大幅低估,原因是IC Insights的統計更多是聚焦於中國在芯片製造領域的自給率,似乎並未包括國內芯片設計企業交由中國以外的晶圓代工廠生產的芯片,這些芯片雖然並非由位於中國的晶圓廠生產,進入中國市場也是以進口芯片的形式,但它們卻是由中國芯片設計廠商設計的,而在芯片設計上的自主程度,也是體現芯片自給率的關鍵一環。

另外,許多不依賴於國內缺乏的先進製程或特殊工藝的芯片,在海外製造受限時,完全可以放到國內來生產,實現自給。而且未來5年,在國家的支持和國內晶圓廠的努力之下,在很多芯片所需的先進製程、特殊工藝上也有望實現逐步的突破。

華為傳已研發出3納米芯片  能否投產還看一男子?

台積電擬日本設封測廠  背後是美日謀建芯片防線?

責任編輯:陳建錫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