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緊張料持續 台灣成「世界上最危險引爆點」?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外界關注中美緊張何去何從。路透報道, 經濟學家和策略師認為,中美關係將保持緊張,拜登不太可能倉促與中國達成新的協議,也不太可能降低對華關稅。有分析更警告,台灣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引爆點」。
拜登政府對聯邦採購實行「購買美國貨」政策,沿襲前總統特朗普奉行的「美國優先」立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高級經濟學家Rashmi Banga,近日在路透全球市場論壇上表示,這這意味著緊張局勢將會持續。她預計,與中國科技競爭中,美國不會改變政策。
鑑於台灣在中美科技戰中的關鍵作用,英國前外交官、Alavan Business Consulting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牛頓( Alastair Newton)形容,台灣描述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引爆點(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flashpoint)」。他強調,不是預測在近期或中期會在那裡會發生戰爭,但誤判的風險是不可忽視。
值得注意,拜登上任後,台海局勢緊張,解放軍機頻赴台海,美軍導彈驅逐艦早前通過台海。北京方面表示,解放軍在台海實戰性演練,是嚴正警告外部勢力停止干涉、「台獨」分裂勢力停止挑釁,強調「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不過牛頓預計,拜登將在氣候變化和伊朗等問題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合作。
美或以四方安全對話 對沖中國亞太影響力
另一方面,中國支持的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貿易協議,將給美國帶來參與國際合作的壓力。分析指出,美國正在通過其他安排,來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包括與日本、澳洲、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部門Panjiva的研究分析師Chris Rogers預計,拜登政府將迅速表明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意願,以阻止協議中的合作夥伴與中國合作。
Chris Rogers形容拜登「可能會步行,而非跑步向前」,跟特朗普時期相比,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調整可能會更加深思熟慮,並經過更多協商。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