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罕有24小時三度喊話拜登 暗藏政治訊號?
▲ 中國罕有24小時三度喊話拜登 暗藏政治訊號?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雖已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但雙方關係未有顯著改善,仍在南海、台灣、人權等中方關切的領域角力。而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外長王毅、以及駐美大使崔天凱極罕有地在約24小時內輪流發聲,直接或間接向美方喊話,系統地為中美關係惡化溯源、重申中方紅綫、並提出恢復兩國溝通設定前提。外界關注,箇中是否暗藏政治訊號。
中國外交系統在周日至周一的約24小時內,接連就中美關係表達立場,最新是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22日在北京舉行的「藍廳論壇」開幕儀式發表演說,強調美國必須清楚知道其對中政策的界線,且必須對雙方的戰略目的有清楚認知。
崔天凱明言,有關台灣、新疆和西藏的議題就是美國不得碰觸的中國紅線。
崔天凱:台疆藏議題 美國不得碰觸
而稍早前身兼國務委員的外長王毅同樣在這次主題為「對話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的「藍廳論壇」發表演說,為當前中美關係惡化溯源,直指美方過去幾年近乎中斷了兩國各層級的對話。







王毅明確表示,中方願隨時與美方進行開誠布公的溝通。梳理這份致辭,王毅為中美復談拋出4大前提:
一、美國停止干涉香港、新疆、西藏問題
二、放棄對中國產品加徵不合理關稅
三、放棄對中國企業實施各種單邊制裁
四、放棄對中國科研教育機構實施各種單邊制裁
王毅強調,中美關系要撥亂反正、重回正軌,須先客觀準確地了解和認識中國,期望美國新政府摒棄偏見,避免無端猜忌,推動對華政策回歸理性,實現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而身兼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在大約24小時前、即周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撰文,內容雖主調談中方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多邊主義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王毅為中美復談 設定四個前提
但文章不點名暗批美國說,「近年來,個別國家企圖將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凌駕於主權平等、和平解決爭端、不干涉內政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之上」,嚴重損害以聯合國為核心的現行國際體系。
他又引述習近平今年一月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表示,要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
中方一天內三度向美方表達立場,動作之密集極為罕見。觀察者指,中方是否要從中釋出重要政治訊號,值得持續觀察;當中,是否中美將展開進一步接觸前,中方擺出事實、重申己方立場?抑或是中美元首通話後,美方卻仍持續試圖在人權、以及疫情等重大議題上牽制中國,中方展示反對立場?有待更多訊息引證。
責任編輯:鄧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