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增16洲際導彈發射點 提升反擊美國能力?(第二版)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3/01 10:53

最後更新: 2021/03/01 10:54

分享:

分享:

日媒共同社引述美國專家的調查指,中國軍方很可能在內蒙古新設至少16處被認為是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發射設施。美國智庫專家認為,這有提高對美國反擊能力的意圖。

(新增文末知識庫)

據共同社報道,分析衛星照片並匯總論文的智庫「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問題專家克里斯滕森透露,位於沙漠地帶的軍事演習場在2016年以後,分三期至少建設16處發射設施,其中11處於去年下半年開工。據分析,其中4處將在1年內、剩餘部分將在數年內完工。中國此前已有18至20處發射設施,若新建部分完工,將幾乎翻倍。

中國發射設施幾可翻倍

各處設施分別保持2.2公里以上間隔修建,克里斯滕森指出,這或是為了防止在一次核襲擊中多處同時被毀。據稱附近挖掘了兩條長約350米的隧道,從位置和形狀來看,目的可能是防止機動發射裝置和導彈被從上空發現。

據分析,相比原來的使用液體燃料的導彈,新設施適用於能夠更快發射的固體燃料導彈。新設施比液體燃料導彈東風5型的設施更小,很可能對應包括新型多彈頭導彈東風41在內的固體燃料導彈。

克里斯滕森指,中國軍方可能認為,一邊通過預警系統保護固體燃料ICBM,一邊使用,是維持反擊能力的唯一方法。

【中美角力】美軍「壓廂底」偵察機迫近廣東 距離僅84公里

【中美角力】彭博:中國或出於國安考慮 禁出口稀土加工技術

【知識庫:固體燃料導彈優勢】

體積小、結構簡單、發射準備周期短、反應快,而且可以進行機動發射,以提高生存性。以「東風-41」為例:

  • 射程突破1.2萬公里
  • 攻擊目標偏差僅100米
  • 可攜帶6至10枚分導式彈頭
  • 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動

責任編輯:尹航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