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1】十四五科技自立戰略曝光  設大灣區等4大國家科學中心(第二版)

國情動向 20:25 2021/03/05

分享:

分享:

【兩會2021】十四五科技自立戰略曝光  設大灣區等4大國家科學中心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天(5日)開幕,會議即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根據新華社公布草案原文,創新科技成今後5年重要戰略。其中,將設立大灣區等4大國家科學中心。

(新增第六及七段內容,列出國家重點發展科技領域)

分析指,美國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掀起科技戰之際,中國在十四五規中提到科技自主自立大戰略,有抗美國圍堵之意味。

【兩會2021】李克強提十四五國家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第三版)

【兩會2021】李克強報告提碳排放 看中央為「碳中和」準備了哪些政策

草案提出,堅持創新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草案提出,要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其中,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基礎核心領域,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

稅費政策 撐創新科技

草案又提出,強化應用研究帶動,鼓勵自由探索,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佈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當中,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兩會2021】2035年遠景目標曝光:人均GDP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兩會2021】國防預算增6.8% 李克強: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第三版)

點擊圖片放大
+5
+4

草案提出,要加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航天科技等領域,實施一批具前瞻和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包括要研發新一代人工智能項目的專用芯片,在創新疫苗、遺傳細胞和育種、合成生物、生物藥等基因與生物技術上創新的技術研究。

綱要亦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出要在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和人工智能等新領域,建立一批國家實驗室,引領戰略科技力量。

點名發展人工智能項目專用芯片

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方面,草案提出,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更大力度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支持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

草案又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其中,著眼於搶佔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7%。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

2035年要達9大目標

另外,草案展望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實現以下9大目標:

  •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台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 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
  • 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 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 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 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
  • 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 【兩會解讀】中國今年GDP增長目標6%以上 考慮明後年需要避免「忽高忽低」
  • 【兩會2021】3分鐘看懂 政府工作報告重點
  • 【兩會2021】李克強:內地今年GDP目標為6%以上(第二版)
  • 【兩會2021】預算赤字率降至3.2% 堅決遏制地方隱性債務增量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