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全球首個「疫苗護照」 世衛不力挺有玄機(第二版)
▲ 中國推全球首個「疫苗護照」 世衛不力挺有玄機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多國正研究如何推動復蘇。中國率先推出全球首個「疫苗護照」,擬向全球推廣這一中國方案--讓已接種新冠疫苗、並通過核酸測試者,獲放行跨國旅遊。但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卻對此方案有保留,所時理由是疫苗尚未全球普及,如以此作為旅遊條件,會造成社會不公平。
(新增第九段專家解讀)
中國外長王毅周日(7日)記者會上宣布,中方將推動落實「健康碼國際互認倡議」,以實現全球旅遊業、乃至世界經濟復甦。
這一倡議簡而言之,就是讓經已接種新冠疫苗、核酸測試呈陰性者,獲得跨國旅行的資格,即坊間俗稱的「疫苗護照」。
中國已推「國際旅行健康證明」App
中國外交部微信公號隨後在翌日(8日)通報,王毅所提的「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微信應用程式(App)已經上線,其能顯示持有人們的核酸、血清IgG抗體檢測結果,以及疫苗接種情況等訊息。健康證明內含加密二維碼,以供各國相關部門驗證並讀取個人相關資訊。除電子化展示外,還能列印出來。
換句話說,中國已推出了全球首個「疫苗護照」,如其他國家跟隨,推出類制度、並實現接種疫苗和核酸檢測訊息互換,便能在「疫苗護照」基礎上推動全球重啟旅遊業。








世衛組織支持新冠疫苗電子證明安排,但不建議將接種證明引入旅遊用途、也就是對「疫苗護照」持保留態度。
世衞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指,各國在使用「疫苗護照」作為旅遊條件上,有實際及道德上的考慮。他解釋,目前疫苗接種尚未在全球普及,將「疫苗護照」作為旅遊條件,可能對因為某些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人不公平。
世衛組織同時認為,疫苗接種證明需要確保接種記錄的隱私性,並確保疫苗接種證明能在不同平台上被讀取。
世衛:疫苗未普及 以此作旅遊條件有不公平
而路透社引述裕利安宜(Euler Hermes)最新發表的報告稱,傳染力更強的變種新冠病毒將持續影響旅遊業復甦,即使推行「疫苗護照」仍不足以重振旅遊業,預期全球旅遊業要在2024年始看到復蘇。
儘管如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一在例行記者會答問說,當前全球疫情持續,世界經濟亟待恢復,便利人員往來需求日益迫切,各國紛紛加快疫苗接種,「疫苗互認」成為健康碼國際互認的核心內容。中方願與各國探討建立「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為對方國家人員相互提供簽證等跨境旅行便利,推動構建「健康安全有序的人員往來新秩序」。
責任編輯:鄧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