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支援養豬養魚採礦 華為憑這些抗美封殺
華為(Huawei)在遭美國封鎖後,啟動「南泥灣計劃」另辟蹊徑,尋求在運輸業、製造業、農業等行業發展。綜合外媒報道,華為早前承接了中國沿海省分一座大型養魚場及山西一座大型煤礦的訂單,為這些客戶提供變流器、無線傳感器及監視器。
外媒周一引述彭博社報道,指華為的上述大型養魚場面積為紐約中央公園2倍大,且擁有數以萬計的太陽能電池板,並配備華為製造的變流器。這些設備既能保護魚群不受過量日光照射,亦能發電。另外華為亦為煤礦客戶供應其全部無線感測器和監視器;這些設備被用在礦井深處,可即時偵測礦井含氧量及潛在機具故障。
而上月英國廣播公司(BBC)亦曾報道,華為在嚴厲制裁下,轉而為豬農引進人工智能技術,以幫助養豬業實現現代化。這些技術包括監測病毒和追蹤豬隻分發路線的技術,及識別個體豬隻,監測其體重、飲食和運動的臉部識別技術。報道引述華為發言人稱,該公司試圖通過ICT(信息與通訊技術)給傳統帶來產業新活力,並「在5G時代為各行各業創造更多價值」。
報道指,美國的制裁措施嚴重影響了華為的消費電子業務。其一直迫切尋找電信設備和智能手機外的商機,尤其是在2020年第4季手機出貨量暴跌42%後。為此,華為在創辦人任正非帶領下,正接觸運輸業、製造業、農業及其他行業的客戶。
報道又稱,擁有19萬名員工的華為,仍是全球領先的變流器供應商,且正依靠雲端服務和數據分析解決方案增加營收,助企業存活。
報道引述任正非2月時稱,新業務的收入今年就「差不多可以」抵銷手機業務的下滑;另據外媒報道,任亦指華為去年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據預計,華為將於月底公布去年全年數據。
另外華為周二(16日)亦宣布,今年開始對5G專利收取使用費,每部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數據指截至去年底,華為在全球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餘族(超10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近日對華為施加更為嚴厲的限制措施,如緊縮出口許可條件、禁止供應華為5G相關產品。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周一根據2019年保護美國通訊網絡相關法律,認定華為等5家中國企業對美國構成國安威脅。
責任編輯:黃良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