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薇張京】外交部翻譯大神怎煉成?英語好還不夠

國情動向 09:20 2021/03/23

分享:

分享:

【小趙薇張京】外交部翻譯大神怎煉成?英語好還不夠

中美會談阿拉斯加戰略對話,中國代表團翻譯「小趙薇」張京表現吸引眼球獲得讚譽。張京在中美會談上臨危不亂,一次過筆錄中方代表楊潔篪16分鐘長篇幅反駁美國代表講話,再口譯成英文完整清晰地向美方闡明中方立場。其實除了「最美翻譯官」張京,中國外交部翻譯室還有許多高級翻譯員。要勝任這個職位英語好還遠遠不夠,也不一定要是帥哥美女。

張京上周在中美會談表現獲評為沉穩大氣、完整準確。即使楊潔篪在她準備傳譯時也專門說了句英語,坦言「這對翻譯員是個挑戰」,張京還是流暢準確地完成了任務。中美會談這細節,讓張京在社交媒體上瞬間爆紅。「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現場翻譯是她」第二日便登上了熱搜。

點擊圖片放大
+3
+2

事實上,張京已非首次引發國民關注。張京早在2013年的兩會記者會上,便以酷似明星趙薇的高顏值、「高冷」專注的表情,以及一身黑色套裝成為了網絡熱話,被喻為「外交部小趙薇」。

「小趙薇」張京之外 外交部「翻譯女神」還有她們

美女翻譯張京 連譯16分鐘 布林肯也撐加薪

內地傳媒2014年也採訪過,張京在外交學院的高級翻譯(高翻)老師王燕,解密外交部翻譯室那些「翻譯大神」是如何煉成的。

外交部翻譯室,是負責中國領導人重要外事活動翻譯工作的骨幹力量。這裏集結了英語、法語兩個語種的高翻人才,大約七八十人。時任翻譯室副主任許暉透露,這支中國領導人「高翻」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1歲,其中女幹部佔全體人數70%。

據王燕介紹,她的學生中,例如張京、被譽為時任總理溫家寶「首席翻譯」的張璐,都是在上學時就成了佼佼者。這不僅是指她們在各類英語比賽、翻譯大賽中成績優異,更包括個人綜合素質全面,如遇事不慌亂、淡定,知識面豐富,氣質嫻雅等。

點擊圖片放大
+4
+3

美方女翻譯一頭紫髮搶鏡 美外交捱批不專業

王燕說:「高翻的工作不是光英語好就可以的。」她表示,例如曾為時任總理朱鎔基擔任兩會翻譯的朱彤,在校成績處於中上等,「不是最好的」,但外交學院老師發現,朱彤講話簡短幹練、不囉嗦、咬字清楚,談吐「令人舒適」,具備成為高翻的潛力。

王燕稱,外交部選拔高翻主要看重三點。「一是踏實的語言基礎、優秀的語言能力;二是熟悉外交、外事業務;三是綜合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

但是要成為領導人高翻,從朱彤到張璐、張京,外貌是不是也很重要?王燕則說:「出色的高翻不一定是帥哥美女,只不過近年來學院培養的高翻人才本身外形條件也比較出色,加之媒體的放大,因此受到外界追捧。」

張京的一名師弟曾這樣評價:「我覺得,我的師姐張京比趙薇更好看。」他曾在一次翻譯活動中見證張京的實力,「她反應特別快,用詞也特別精準。 」據他介紹,張京私下里並非記者會鏡頭前的「高冷」形象,沒有架子、平易近人,對師弟師妹就是一個「耐心的大姐姐」。

俄羅斯女發言人點讚 楊潔篪懟美國這句話

楊潔篪還有一句話 美媒:布林肯吃一驚

張京2013年兩會時一舉成名。不過作為老師,王燕更注重聆聽,學生們在總理記者會和外長記者會時的現場表現。「你會發現,包括張京、孫寧在內,不管被譯者語速如何、表達如何,他們都能用平穩的、不緊不快的語速翻譯,音量也基本上前後一致。」王燕形容,這就是高翻的基本功。

據著名翻譯家、上世紀80年代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的過家鼎介紹,每年進入翻譯室的新成員,首先要參加近一年的「魔鬼訓練」,期間將每天做大量的聽力、口譯和筆譯的練習。「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同樣適用於這裏。

一位現場翻譯者的成功,都是用無數辛勞換來的。首先是個人的積累。翻譯張璐曾透露,2010年為國家領導人翻譯時,她曾整理過領導人以前在講話中,所說過的所有古詩詞和成語。

接著還有團隊協作。據王燕介紹,每逢兩會,翻譯室會提前一個月進入「戰鬥準備」,所有人獻計獻策,有哪些特殊詞彙?如何翻譯準確?上會前還要進行模擬演練等。

點擊圖片放大
+2

新華社揭會談成果:美重申一中 成立聯合氣候工作組

中美會談不只吵架 美方透露真正談了甚麼

迄今為止,兩會成了翻譯室「明星」集中曝光的平台。這不僅是因為高翻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全面展示,更因為兩會是高翻們少數的、亮相鏡頭前的重要場合。

網絡上曾經流傳著一組領導人高翻在工作中的照片:眼見著兩位領導人相談甚歡。高翻呢?原來在鏡頭之外、另一張照片上,兩位翻譯正疾步趕上,當避開媒體鏡頭後,翻譯們才到達領導人身邊。

王燕問:「領導人高翻的職責是什麼?需要的時候在身邊,不需要的時候看不見。尤其不能跟領導人搶鏡頭。」她介紹,當遇到直播畫面時,翻譯跟領導人之間需要保持在「既不會被拍攝到,也能聽到領導人說話聲音、並讓領導人聽見翻譯」的適當距離上。

正因為職業要求使然,翻譯室的高翻們普遍在生活中也非常低調。他們被曝光的生活照片很少,主動接受媒體採訪的次數也屈指可數。而因為中國領導人近年來頻繁「走出去」,他們便跟隨著成為「空中飛人」。王燕感言,比如學生張京,現在也難得見上一面。

阿拉斯加會談後 中美前官員這樣展望兩國關係

中美會談火藥味濃?內媒:正常壓力釋放 未超場外烈度

美國印太戰略「叫錯名」 慘過拜登叫不出防長名字?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連兆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