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爭「終極能源」突破  人造太陽將試1億度燃燒100秒(第二版)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1/04/04 11:02

最後更新: 2021/04/04 11:12

分享:

分享:

中國爭「終極能源」突破  人造太陽下月試1億度燃燒100秒

被稱「人造太陽」的核聚變技術,被視為重要的潔淨能源發展方向,中國等多國都爭取成為這一領域科技的領先者。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透露,該院研製的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將於近期完成新一輪升級改造,預定月內試驗以攝氏1億度、運行100秒,如能成功,相信能創造全球紀錄。

(新增文末各地研製人造太陽情況)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EAST是中國重大科學工程,目標為人類開發核聚變能源,提供工程和物理實驗基礎,建成以來已開展實驗96000多次,曾試過以1億度高溫運行20秒。

中國人造太陽1.5億度熱過真太陽  揭大國戰略(組圖,有片)

人造太陽國際俱樂部曾拒門外 中國如今成領先者(組圖,有片)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主任吳傑峰表示,如要進一步實現上億度高溫與-269度低溫1米內共存,上萬個零部件有一點瑕疵,實驗可能就會失敗。

專家:人造太陽發電所需原材料  近用之不竭

新華網報道,EAST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王騰博士說,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污染;而「人造太陽」核聚變反應所需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成物也沒有危害,被認為是理想的「終極能源」。

中國人造太陽懶人包:聚變能源比核能安全不會核爆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放電 被稱核聚變發展重大突破

點擊圖片放大
+5
+4

EAST自2020年7月起展開新一輪改造,在尖端材料、關鍵部件、主要子系統等方面實施一系列重大升級。

此輪升級改造完成後,EAST將展開「從攝氏1億度20秒到1億度100秒」等離子體運行的新挑戰,挑戰成功將會是大幅度的技術跨越,也將把人類核聚變能源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南韓人造太陽 增破中國紀錄

據了解,EAST在2017年曾首次達到等離子放電101.2秒的目標,並於去年4月左右成功在攝氏1億度下運行10秒。

但到去年12月,EAST的10秒紀錄遭南韓的「人造太陽(KSTAR)」打破,後者率先達成運行20秒的目標。專家指,若同類裝置能較長時間維持攝氏1億度高溫,便可實現核聚變商業化應用,「像太陽一樣」以核融合為人類提供源源不絕的潔淨能源。

此外,中國另一個研發中的人造太陽中核集團位於四川成都的HL-2M型核聚變堆,去年曾實現1.5億度、即熱過真太陽的溫度放電。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組圖)

中國「人造太陽」內部構造曝光 真空室像洗衣機

央視科普節目介紹人造太陽原理: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