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美再無力卡脖子 中美關係2050或緩和(第二版)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4/19 19:00

最後更新: 2021/04/19 19:00

分享:

分享:

林毅夫:美再無力卡脖子 中美關係2050或緩和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指,中美關係或在2050年出現緩和。他表示,中國以和平實現其崛起;其崛起亦有助構建一個新的、穩定的、讓所有國家能共同發展的國際格局和環境。

(新增第三段等內容)

中新社日前就「中美能否避開修昔底德陷阱」,專訪了林毅夫。據周日(18日)發表的專訪內容,林提出,到205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2倍,發展速度亦比之快;而美國將不再有科技優勢,亦無力改變中國經濟規模是其2倍的事實;加上自身發展又不能忽視中國市場帶來的機遇。

他形容,屆時中美將有和平共同發展的基礎,世界可能會進入到一個新的穩定格局。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大國崛起時,會對之現存大國形成挑戰,並帶來摩擦和衝突。)

胡錫進列西方體制「七宗罪」:美國為首下愈發野蠻

拜登推基建怎稱「中國吃了美國午餐」 美媒這樣解讀

林毅夫指,美國對華發動科技戰、貿易戰,因其當前科技水平確比中國高。惟到2050,年中國人均GDP達美國一半,屆時人口總量約達4億多的北、津、上3城加上東部沿海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5省,會與屆時美國的人口和人均GDP處於同一水平;中國最發達區域人口、收入、產業技術水平,將與美國接近,美國亦基本欠缺可「卡中國脖子」的技術。

到2050年  中國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2倍

他補充指,中國中西部的10億人口,人均GDP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有關地區仍有快速發展潛力中國做好自己的事,用好自身潛力,將可以實現復興;其崛起將有助於構建一個新的、穩定的、讓所有國家能共同發展的國際格局和環境。

他提到,中國人傳統上常有「西天取經」的心態;惟二戰後真能趕上發達國家的發展中經濟體可謂鳳毛麟角。西方主流理論來看成功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之政策制定,是不正確的;以發達國家認為正確的政策去發展的國家,基本亦不成功。

他認為,中國的發展證明,現代化道路不只發達國家走過的那一條。國家的崛起,亦不只有通過發達國家「弱肉強食」的方式才能實現,而是有可能選擇和平、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

副外長樂玉成:中美應你追我趕非你死我活 需撥亂反正

樂玉成辯美國傳媒:制裁新疆即「強迫失業和貧窮」

林亦指出,2018年,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而中變化最顯著的是中國;如2014年,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因此,中國便作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判斷。

惟中國的趕超,亦必帶動國際競爭格局的改變。林表示,美國感有感主導世界越發力不從心,故在奧巴馬時期提出重返亞太,將其軍事力量配置到太平洋。特朗普上台後,又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等,為中美關係帶來緊張。

責任編輯:黃良潤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