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關係惡化 中國大使暗示旅遊業是下一受影響行業?
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繼葡萄酒、牛肉等澳洲商品入華受限制,澳媒報道,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周四(29日)提到,澳洲對華人社區的種族歧視正在增加,暗示旅遊業可能是受兩國緊張影響的下一個產業。
據《澳洲人報》,成競業周四向中國工商業委員會視像講話,警告澳洲不要指望國際邊界重新開放後,高利潤的中國赴澳遊客市場復甦。報道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到2019年底,中國赴澳游客人數創紀錄達一年144萬人次,每年消費124億澳元,佔外國遊客總支出27%。
不要指望中國赴澳遊客市場復甦
成競業提到,對華社區的種族歧視增加,或給中國旅客的回歸造成障礙,「我擔心的是,中國遊客是否像以前那樣受到歡迎,是否有一個友好、有利的環境有利於他們的返回」。
據中國駐澳大使館網頁,成競業在澳中工商業委員會活動致辭時,指當前中澳關係的困難局面,中方不願看到,亦不是由中方造成,強調中方從未挑起事端。
他稱,澳方對華認知發生改變,一些人似乎不再視中國為合作夥伴,愈來愈把中國看作是一種威脅和挑戰,日益從意識形態偏見和地緣政治視角來解讀中國的政策。「如果把中國視為威脅,中澳關係如何能夠不出現麻煩?」
批澳撕毀「一帶一路」協議 搞反華「小圈子」沒出路
他又稱,另一種觀點認為,近年來中澳關係惡化的責任在中方,澳是中國「脅迫外交」的「受害者」。但他稱,是澳方一系列消極舉措,包括干涉中國內政、渲染「中國威脅論」、隨美對中國抗疫作出挑釁、對中方在澳機構和人員的公然騷擾、近期無理撕毀維多利亞州政府「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等,都毒化了兩國關係氣氛,損害了雙方關係的基礎。
他指出,中方所做的一切均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防止兩國關係進一步下滑,並促使中澳關係早日重返正軌。而固守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將中國視作威脅是沒有出路的;肆意損害雙方互信,給正常的合作交往人為設限是沒有出路的;想通過拉幫結派,搞反華「小圈子」也是沒有出路。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