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港青「下鄉」東莞開農場  父母曾嫌低端卻不氣餒(多圖,有片)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1/05/03 19:51

最後更新: 2021/05/03 19:51

分享:

分享:

【大灣區】港青「下鄉」東莞開農場  父母曾嫌低端卻不氣餒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區域經濟策略之一,粵港當局都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分享國家戰略機遇。其中高科技、服務業固然是港人北上就業創業的主流領域;而一名八十後留美港青卻選擇另類行業--在東莞開辦集旅遊與農科研究於一身的新型農場。

這個八十後港青叫黃惠銘,他在東莞企石鎮開設的新型農場命名為「我的農場」,是一個集綠色種植、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的綠色田園綜合體。

「我們的農場佔地100多畝,採用現代種植栽培技術,夏天產火龍果,冬天產草莓(士多啤梨),一年四季都有蔬果供應」,黃惠銘接受內媒訪問時說。

「我的農場」:集種植、旅遊、教育於一身

在香港長大的黃惠銘2014年在美國讀完大學,沒有按部就班地接受家裏安排的工作,而是選擇回內地創業。

「我學的是理工科,可以說是一個『工二代』。2015年、2016年的時候,傳統工業處於瓶頸期,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不同的領域」,2017年,黃惠銘和幾名留學時結識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策劃開辦「我的農場」。

【大灣區】廣東謀夥香港破科技「卡脖子」 建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大灣區】路透社:香港漸成深圳「後院」 兩地角色大逆轉?

黃惠銘的農場業務多元化,設有種植區、觀光區、遊樂區和野炊區,種有葡萄、玉米、火龍果、番薯、西瓜等,還養土雞。從表面上看,「我的農場」和大多數的農場沒有什麽區別,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裏每個環節都緊扣著綠色、健康、科技。

點擊圖片放大
+6
+5

黃惠銘告訴記者,他和合夥人都不懂怎麽搞農業,因此特別重視「外腦」的意見,先後邀請台灣、天津等地的多個農業專家做智囊。但凡經營一個農作物品類,都會先列種植清單,把種植和養護流程寫出來,然後拿到專家那裏審核完善,從源頭抓起,選擇最優的方案。

留學美國歸來  親自開挖土機拓出新天地

起初,父母對黃惠銘的新事業不太看好。「他們會覺得農業沒什麽前途,不是一個『高端』的行業」,但這個80後港青沒有氣餒,反而去學開挖機、電焊,將一片荒地耕耘成生機勃勃的農場,自己也成長爲半個農業專家。他說:

現在我媽媽都會很自豪地帶朋友來農場參觀,有時候還會過來幫忙幹農活。

「我的農場」不僅爲當地提供了一片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還給當地提供不少就業機會。「村民是農業的主力軍,能和我們的需求進行完美的匹配」,黃惠銘說。

【大灣區】廣東十四五規劃出爐  「三馬車」驅動粵港澳深化合作

【大灣區】韓正:要紮實推進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黃惠銘回憶,疫情期間,農場的旅遊業務相對低迷。恰逢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關注度上升,「我的農場」迅速改變策略,大力推廣綠色農產品,銷售非常可觀,成爲疫情期間的主要收入。

黃惠銘坦言,留學經歷開闊了他的視野,也讓他對國家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現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各類政策也十分友好,我鼓勵香港青年來內地創業」。

【大灣區】東莞建香港城 推動港莞民生這樣「軟聯通」

大灣區大學落戶東莞2023開課  同國家打科技戰有關?

【大灣區】香港城大東莞校園奠基  推動東莞製造+香港科創

【大灣區】東莞「金融80條」推動莞港合作 助企業來港上市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