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普查數據明公布 專家倡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5/10 12:28

最後更新: 2021/05/10 22:58

分享:

分享: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將於明日(11日)公布,中國會否人口減少成為焦點,盡管官方事前已表明「2020年人口持續保持增長」,但關於人口危機的擔憂仍然未緩解。

央媒《光明日報》今日(9日)刊出專家評論文章,認為「少子化」和「老齡化」或是中國人口無法避免的趨勢,提出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對沖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周二揭曉 較原時程晚1個月

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口去年繼續保持增長

少子化、人口老化難免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在文章中指出,全世界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都正面臨生育率下降的風險,中國也無法避免,惟發達國家鼓勵生育政策的效果不及預期,獎勵措施未改變人們的理想子女數,高福利政策亦不斷被詬病。

文章認為,中國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或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改善生育政策,並加快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但在降低生育、養育和教育成本的同時,也要考慮各級公共財政的支付能力。

「謹慎地看,『少子化』和『老齡化』或是中國人口無法避免的趨勢」,楊舸表示,唯有堅持國家創新戰略,驅動產業結構升級,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才能對沖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而「人口紅利」的來源要由勞動力數量轉變為勞動力素質,必須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換取勞動投入下降,依靠科技創新來阻止產業競爭力可能的被削弱。 

中國人口或已跌破14億 當心陷「不可逆」下滑斜坡

中國經濟失人口紅利?日媒:機械人使GDP輕易翻倍

改善教育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文章指出,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首先要增強人力資本,人口健康素質和教育素質的改善,是中國當前人口發展的顯著特徵。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標排在中等偏高收入國家前列;中國亦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超過一半新增勞動力具有高等教育學歷。面向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需求,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將是中國新發展階段收穫第二次「人口紅利」的重要保障。

另要建立創新型的產業結構,文章指中國產業結構已經逐步從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重化工型轉向資金、技術、知識密集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機遇,實現人才、產業、科技協同發展,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決勝武器」。

【人口危機】文科生太多導致中等收入陷阱?人行論文掀熱議
 

【人口危機】專家再提放開生育 指未來生四胎五胎或稱「英雄母親」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