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1.2億度下燃燒101秒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1/05/28 19:27

最後更新: 2021/05/28 20:13

分享:

分享:

EAST成功在1.2億度下運行101秒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發、有「人造太院」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今日(28日)成功在攝氏1.2億度超高溫下運行101秒,打破1億度運行20秒的舊紀錄,將該時間延長5倍。科研人員指,新紀錄進一步證明核聚變能源的可行性,為邁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礎。

新華社報道,實現核聚變發電的兩大難點,分別是實現上億度點火和穩定長時間控制,本次實現101秒等離子體運行,是中國首次在國際上採用全金屬主動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鎢偏濾器等關鍵技術。EAST上的核心技術有200多項、專利近2,000項,匯聚「超高溫」、「超低溫」、「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大電流」等尖端技術於一爐。總功率達34兆瓦,相當於約6.8萬台家用微波爐一起加熱。支撐這個極端複雜的系統,上近百萬個零件需協同工作。

EAST擁有大量專利和核心技術

下一代「人造太陽」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目前已完成工程設計,根據中國的磁約束核聚變路線圖,未來將瞄準建設世界首個聚變示範電站。

核聚變又稱核融合,指將兩個較輕的核結合而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和一個極輕的核(或粒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相較於核分裂發電,核聚變產生的核廢料半衰期極短、安全性更高。如氘和氚之核融合反應,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幾乎取之不盡,被認為是未來較理想的能源取得方式。

中國爭「終極能源」突破  人造太陽將試1億度燃燒100秒(第二版)

【太空探索】中國預計明年發射  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碳中和】中國3招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 促風電光伏擺脫依賴補貼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