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外交部:不必擔心影響中外關係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6/10 17:41

最後更新: 2021/06/10 17:41

分享:

分享:

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周四(10日)表決,通過《反外國制裁法》等多項法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反外國制裁法會影響中國和其他國家關係。分析認為,反外國制裁法能使中國擁有法律工具,懲罰制定制裁措施的外國政客和官員,具有威懾作用,向他們說明制裁中國是有後果的。

央視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數據安全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新修訂的軍事設施保護法、印花稅法、反外國制裁法、關於修改安全生產法的決定、關於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等法案及決定。

汪文斌在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有必要制定一部《反外國制裁法》,為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支撐,沒有必要擔心會影響中國和其他國家關係。他指出,為了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反對西方霸權主義和强權政治,中國政府已經多次宣佈對有關國家的實體和個人,實施相應的反制措施。

事實上,類似反外國制裁法的法律並非中國獨有。英國廣播公司(BBC)提及,歐盟1996年通過著名的《阻斷法》(European Union blocking statute),針對美國對古巴、伊朗及利比亞的制裁,要求歐盟自然人和法人不得遵守因此制裁做出的任何決定、判決或裁決,以此阻斷和抵消美國制裁措施對歐盟的適用效果。

新華社指出,一段時間以來,某些西方國家出於政治操弄需要和意識形態偏見,利用涉疆涉港等各種借口對中國造謠污蔑和遏制打壓,特別是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依據其本國法律對中國有關國家機關、組織和國家工作人員實施所謂「制裁」,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對這種霸權主義行徑予以嚴厲譴責,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強烈義憤。

今年全國兩會前後,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提出意見建議,認為國家有必要制定一部專門的反外國制裁法,為中國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撐和保障。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在「今後一年的主要任務」中明確提出,圍繞反制裁、反幹涉、反制長臂管轄等,充實應對挑戰、防範風險的法律「工具箱」。

環時:反制裁法應對美國「長臂管轄」 歐盟、俄羅斯早已這樣做

「假人權、真霸權」 新疆官員:美西方反華勢力制裁是廢紙

樂玉成辯美國傳媒:制裁新疆即「強迫失業和貧窮」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連兆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