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2021】食粽勿配冷飲 央廣提醒小心「粽子病」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1/06/12 11:47

最後更新: 2021/06/13 13:47

分享:

分享:

又到一年端午節,市面上各種粽子十分吸人眼球,其實吃粽子也有講究。央廣網提醒,粽子搭配冷飲一起吃,容易患上「粽子病」。

央廣網提醒 粽子和清淡湯品是完美搭配

粽子又稱「角黍」,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端午節的傳統節日食品。央廣網報道,糖尿病、腎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以及老人、兒童如果飲食不慎,會在端午節患上「粽子病」。

糯米本身以及其中的餡料,不論是豆類、肉類還是蛋黃類,如果沒有充分蒸熟熱透,不單口感不佳、難以消化,還增加腸胃負擔,讓人感覺到滯脹不適,對有胃病的人更是雪上加霜。同理,吃粽子也不要搭配冷飲。如果保存不當,加熱不充分還會引起食物中毒等。

【廣東疫情】廣州端午停運省際長途客運 粵中高風險地禁龍舟賽事(第二版)

【端午節】中國推動制定「糭子國際標準」 英文名用拼音「Zongzi」

吃粽子時最好搭配一碗清淡的湯,冬瓜湯、青菜湯、絲瓜湯等都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

經常會有因為吃粽子太多或太快而發生消化不良、腸道梗阻等。因為粽子是糯米製品,性質黏,並且含有較多的鹽或糖,熱量很高。如果一次吃太多,很容易引起胃酸過多、胃脹等消化不良症。對牙齒脫落、肌肉收縮力減弱的老人, 以及咀嚼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的小孩子來說,粽子也有可能黏在食道上導致窒息。

  • 話你知:粽子有甜有鹹,哪種最傳統?

東漢應劭所著《風俗通義》一書中提到的粽是:「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嘗之。」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農學著作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提到粽說的也是「粟棗灰汁」。

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用菰葉包黍米煮熟,因為草木灰水中含「堿」,所以民間俗稱「梘水粽」,梘水粽味道不甜也不鹹,是淡的,吃的時候通常是佐以砂糖。今天我們吃的粽裡依然還有梘水粽。

直到宋朝,北宋張耒的詩句中有:「水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用砂糖裹住外層,很明顯是甜粽。

而這時,鹹粽的記載都還沒有出現。一直要再過了幾百年,到了明朝才有了鹹粽的記載。

所以,粽口味的變遷是先梘水粽(淡),再甜粽,最後才是鹹粽。

【端午節起源】並非為「紀念屈原」 一文帶你Fact Check 3個端午誤解

責任編輯:尹航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