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經營指標復甦 報告指大灣區製造商外移意欲降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6/21 12:56

最後更新: 2021/06/21 13:23

分享:

分享:

路透報道,渣打周一發表調查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製造商今年的訂單、銷售等指標預計改善,反映疫情後穩定復甦。受訪者對產能轉移海外的意欲下降,但半導體製造商更願意外移。

渣打在3月中至5月中訪問超過220名製造商,其總部多數設在香港、大陸或台灣,並在大灣區經營業務。

報告指出,受訪者預期調查的5個關鍵績效指標,分別是訂單、銷售、招聘、工資和資本支出,將比去年有所改善。大型製造商的經營狀況更接近疫情前水平,甚或超過小型企業。

不過,今年工資平均增長2.9%,仍低過疫情前速度,表明勞動力市場持續疲軟。

另外,相較一年前,受訪者似乎不太熱衷將工廠遷往海外,除了勞動力壓力減弱,中國經濟復甦也可能激勵製造商留在本土,而一些潛在目的地疫情重燃也可能有影響。

企業擬在東盟增加產能

惟企業仍追求生產能力多元化。越南再次成為客戶最青睞的搬遷目的地,其次是柬埔寨和孟加拉。調查又顯示,在東盟已有生產的受訪者看到,從中國分流到東盟業務的訂單仍增加(約32%),去年只有17%。逾30%受訪者表示,因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計劃在東盟增加產能。渣打預計,東盟將在全球投資和出口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

值得注意,企業對大灣區長期信心增強。66%受訪者認為,大灣區在幾年後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高過1年前的58%。渣打相信,大灣區將能實現客戶的高期望值,歸功於製造業以外的廣泛增長動力:龐大且仍在增長的人口;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承諾增加研發相關支出以推動創新;加速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這應促進與香港進一步跨境融合。

【大灣區】深圳十四五力谷半導體  加快建中芯12英寸晶圓代工廠

【大灣區】中規院報告:港深穗各有優勢 仍需解決這3項難題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