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憂開放三胎生育率仍低迷 多地問卷調查問這些
為應對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問題,中國在5月31日正式宣佈,將放寬計劃生育的限制,全面開放民眾「可以生三個小孩」。全國多地近日亦廣發問卷,調查婦女生育意欲。
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周五(18日)通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並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開放生三胎雖是中國人口政策重大轉折點,但民間反應冷淡,輿論普遍認為現今中國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開銷高,大環境早已不利生兒育女。
新華社曾於31日在微博發布「三孩生育政策來了你準備好了嗎?」的意向調查。有網民截圖顯示,在該貼文被刪除之前,有超過2.8萬人選擇「完全不考慮」,選「準備好了,迫不及待」僅1000多人,選「已提上日程」和「猶豫中,很多問題待考慮」的分別有200多和800多人。
民間對生育三胎後的供養能力有疑慮,多地政府開展三胎意願的民調,以參考制訂促進生育政策。據澎湃新聞消息,在有關政策法規的修改完善前,如江西撫州、廣東汕頭、河北石家莊等地政府已在部署進行問卷調查,對當地育齡婦女及生育意願進行全面研判,從而加快制定配套政策,下大力氣發展完善普惠託育服務體系。
此外,重慶市人口學會、國家統計局瑞安調查隊、國家統計局金華調查隊等單位,也開展了生育三孩意願問卷調查。
濟南中年比青年更願意生三胎
網上流傳一張《金華家庭三孩生育意願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問卷》截圖,顯示問卷設有「政策開放三孩後,您家何時打算再要孩子」、「哪些因素對您生育子女產生影響」、「您希望國家針對開放三孩出台哪些政策」等問題。
當中影響因素範圍含括:償還車房貸款、子女未來養育問題、夫妻雙方自身狀況等。至於國家政策方面,則有「加強稅收、住房等政策支持」、「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治理婚姻陋習、天假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等選項。兩條問題雖各有10多個選項,但均「最多允許選擇3項」。





山東省會濟南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市隨機抽取適齡家庭366戶,有三胎生育意願的中年高於青年、農村高於城市;此外,經濟壓力、時間成本、工作壓力、身體狀况都是制約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接受中國網專訪時分析,解決中國人口問題不能只靠開放政策,還需要一系列社會經濟政策作為配套,其中的關鍵還有扭轉育兒是女性責任的刻板印象,重塑婚育文化。
此外,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亦表示,開放措施擴大了民眾的生育權限,對於小部分願意生育的人而言是有幫助的。但也看到,壓抑民眾生育的並非生育權限問題,而是源於成本太高、壓力過大。
全面開放生育還需實際政策配合
雖三孩政策才剛提上審議,但《華爾街日報》早前曾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正研究進一步放寬生育,並討論在2025年完全取消限制的可能性。可能會先從出生率最低的省份開始取消生育限制,然後推廣至全國。
事實上,東北地區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率先採取了更為積極的政策,來努力提高生育率,如黑龍江省有18個城市在2016年就規定夫婦可以生育第三胎,比全國范圍的三胎政策早實施了五年。
而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則在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當地應加快速度,積極向國家申請全面放開生育限制。該報告稱,扭轉其人口負增長的趨勢,僅靠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是不夠的,還需要配合實際情況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
責任編輯:易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