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國務院:2025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15%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6/25 17:34

分享:

分享:

在中美科技戰下,中央提出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培養人才。國務院近日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當中提到中國科學素質總體水平偏低,要求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到2035年比例超過25%。

國務院表示,為落實國家有關科技戰略規劃,特制綱要。綱要引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稱,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至於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並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素質總體水平偏低 科學理性社會氛圍不夠濃厚

去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為10.56%,科學素質水平大幅提升。惟中國科學素質建設仍有不足,主要是科學素質總體水平偏低,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科學精神弘揚不夠,科學理性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科普有效供給不足、基層基礎薄弱;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組織領導、條件保障等有待加強。

綱要提到2025年的目標,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各地區、各人群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明顯改善。而到2035年遠景目標,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城鄉、區域科學素質發展差距顯著縮小,為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奠定堅實社會基礎。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科普服務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基本完善,科普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顯著提高,創新生態建設實現新發展,科學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綱要又稱,要擴大開放合作,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加緊密的科學素質國際交流,共築對話平台,增進開放互信,深化創新合作,推動經驗互鑑和資源共享,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習近平: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全文發布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