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中國經濟問題不是通脹 財政貨幣政策應更擴張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1/06/29 17:23

最後更新: 2021/06/29 17:41

分享:

分享: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現在的宏觀經濟形勢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遠沒有達到需要退出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的階段。不僅如此,他建議下半年推出更具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使經濟增長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界面新聞報道,對於中國現在是否應該退出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余永定26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表示,他堅定地認為不應該,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最基本的問題在於有效需求不足,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指中國經濟最基本問題是 有效需求不足 

他說,截至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欠佳,離真正的常態化經濟增長還相當遙遠。例如外界期待已久的所謂報復性消費反彈,說了一年多,到現在還沒有等到。再例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沒有出現期望的強勁反彈。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最重要積極作用的是出口的強勁增長。

余永定表示,他領銜的團隊對中國第4季經濟增速的預測是5.5%,比2019年中國經濟6.0%的增速低了0.5個百分點。他認為,現在需要做的是透過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使經濟增長速度達到潛在經濟增長速度的水準。但現在的問題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並不積極,相反是收緊的。

余永定指出,財政政策不夠積極的一個原因,是中國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十分敏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上漲就感到十分不安。但他認為,中國的問題不是通貨膨脹,而是在過去10幾年中CPI和PPI增速太低,以PPI為標準,中國在過去相當長時間是處於通貨收縮狀態。

他指,PPI上漲導致CPI上漲,是中國經濟增長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一個必要條件和必然結果,出現這種情況,不但不應該害怕,而且應該歡迎。應該關注的是不要讓物價呈現螺旋式的上漲,但現在還看不到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這種跡象,再採取抑制物價上漲的措施也不遲。

人行會議強調「穩」向防風險傾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例會於25日召開。和第一季例會相比,第二季例會對「穩」的重視更加明顯。在對當前經濟形勢研判時,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去掉第一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國內經濟積極因素明顯增多」的提法,改為「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並增加「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防範外部衝擊」的表述。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覃漢發布研究報告稱,從人行例會新聞稿對經濟環境的表述來看,監管層對中國經濟的表述變得更加悲觀。短短千字的會議紀要中,光「穩」字就出現15次,在穩字當頭的主基調下,貨幣政策趨勢性轉鬆的信號已經較為明確。

招商證券則認為,人行深切憂慮外部風險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政策導向明確向防風險傾斜。在防風險導向下,貨幣政策易緊難鬆。

瑞銀料中國經濟下半年有下行壓力  GDP增速放緩至5-6%

人行二季度例會釋轉鴿訊號?機構料下階段幣策內外兼柔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