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多城確診者染Delta 景區關閉限流 恐衝擊暑期消費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1/08/02 18:26

最後更新: 2021/08/03 12:50

分享:

分享:

多城確診者染Delta 景區關閉限流 恐衝擊暑期消費

南京疫情傳播鏈持續延伸,15個省份逾20個城市錄得本土確診病例。湖南、重慶、鄭州、揚州等疾控中心稱,當地本土確診個案均為感染Delta變異病毒株,並與南京疫情高度同源。為嚴防疫情蔓延,多個景區關閉或限制人流。時值暑期出遊高峰,此舉無疑為旅遊業澆了盤冷水,而暑期遊帶動的消費,恐受重創。

目前,中國累計接種新冠疫苗已超16.5億劑次,面對傳播速度更快的Delta變種病毒,有專家指疫苗對預防Delta的保護力可能會有所下降,但仍有良好的預防和保護作用。

景區關閉或限流 建議暫緩國內遊

不過,由於這波疫情來勢洶洶,多省市已收緊防疫措施,提醒民眾「非必要不出省、不離市」,旅遊景區也相繼關閉或實行限流,防止疫情繼續蔓延。

湖南張家界早前因出現「魅力湘西劇場群組」,多人染疫,近2000人屬高風險人群需檢疫。涉事的劇場,7月28日已宣布停演關閉;隨後張家界官方通報,市內所有景區景點7月30日起關閉。

【南京疫情】張家界成南京疫情「二傳手」 當地景區全關遊客勸返

【南京疫情】Delta擴至7省波及北京 張家界劇場2000觀眾高風險

此外,湖南省內多市相繼宣佈調整景區營業。直轄市寧鄉暫停方特東方神話、炭河裡、回龍山、溈山密印寺等景區營業。株洲市內所有旅遊景點、景區、遊樂場所、室內密閉娛樂場所、電影院、宗教場所等人員聚集性場所暫停開放。湖南

常德市各旅遊景區、景點則對人流量進行控制,原則上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

陝西省西安內多個熱門景點也暫停開放,包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自2021年7月30日12時起暫停開放;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商業步行街30日晚發布公告,街區各類演出及大雁塔北廣場噴泉表演即日起暫停。

點擊圖片放大
+6
+5

杭州、溫州、武漢等多地也發布緊急提醒或緊急通知,建議居民暫緩出省旅遊,減少出省旅遊中的旅途感染和外省感染風險。.

收緊通行限制 嚴控組團外遊要求

北京宣佈提升進京管控等級,嚴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進京,對出現病例地區的人員限制進京,暫停來京航班、列車、客車班線。

另收緊進出京管理,要求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不得開展在京人員赴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

此外,江蘇暫時關閉55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口或入口,南京市八個長途客運站也早已暫停運營。張家界今日起所有道路實行交通管制,小區居民原則上不準外出。廣東省日前亦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督促旅行社不得組團赴中高風險地區旅遊,不得開展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機票+酒店」等經營活動。

【新冠疫情】內地再增55本土確診 南京疫情擴至15省涉Delta

【新冠疫情】內地增30本土病例 南京關景區、鄭州限離境(第三版)

【新冠疫情】增53宗本土確診分佈8省:鄭州全員核酸檢測 張家界半封城

官方通報防疫措施後,很多人的暑期外遊計劃都泡湯了,選擇退訂和推遲出行的人不在少數。

旅行社收退訂量增 暑期消費受拖累

中新社引援在線旅遊平台去哪兒的數據稱,7月29日該平台總咨詢量達到日常的3倍;退訂量達到日常的4倍,但少於2021年春節期間退訂。

此外,中新社報導,多間旅行社前往湖南、江蘇等地的旅行團已停發,恢復時間尚未確定。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評論稱,「根據我們跟蹤,多個主要城市已宣佈局部或整體關停公共活動場所,並一定程度限制人員跨區域流動。由於8月正值暑期消費的旺季,我們預計本輪疫情對服務業消費將形成較大影響,具體影響幅度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受疫情影響,消費復蘇差強人意,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0%,兩年平均增速只有4.4%,遠低於疫情前水平。

華創證券首席巨集觀分析師張瑜稱,與年初對比,這波疫情單日及累計確診數字雖不及年初,但波及範圍較年初更廣,且多個爆發點呈現外溢現象。

她認為消費、服務業無疑將受到影響。2019年數據顯示,南京社零體量占全國1.5%左右、鄭州占1.1%左右、張家界占0.06%。此前廣州疫情,使當地6月社零增速兩年平均降至-2.4%(前五個月是4.4%)。張瑜續指,「如果影響南京社零10個百分點,則影響全國社零增速0.15%。」

責任編輯:易燕丹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