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提與病毒共存  抗疫大將張文宏被舉報「博士論文抄襲」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8/15 15:20

最後更新: 2021/08/15 15:20

分享:

分享:

曾提與病毒共存  抗疫大將張文宏被舉報「博士論文抄襲」

新冠肺炎Delta疫情肆虐全球,內地屢現個案後、多地啟動新一波封堵措施,本土確診數字連續多日下跌。而稍早前提出「與病毒共存」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兼教授,被檢舉「博士學位論文抄襲」,復旦大學研究生院表示已啟動調查核實。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在其官網發佈「關於對我校張文宏博士學位論文問題舉報的回應」,全文如下:

我們收到舉報,同時也關注到網上關於張文宏博士學位論文綜述部分問題的反映,學校已啟動調查核實,調查結果將及時公佈。衷心感謝大家對我校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的關心和監督。

北京日報旗下的微信公號「長安街知事」及「極目新聞」等新媒體,紛紛報道了今次事件。

【南京疫情】張文宏:中國需要有長期與病毒共存的智慧

【Delta疫情】學英美與病毒共存? 原衛生部長:絕不可行!

「極目新聞」報道指,張文宏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8月14日互聯網上有人公開舉報他「涉嫌學術造假」,稱張文宏2000年的博士論文《結核分支桿菌KatG基因突變與其耐異煙肼機制的系列研究》,其中部分內容與齊魯理工學院黃海南教授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學與結核分支桿菌異煙肼耐藥》相同。

張文宏2000年博士論文 被指部份抄另一學者

張文宏的博士論文共95頁。而黃海南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學與結核分支桿菌異煙肼耐藥》於1998年發表於《中華結核與呼吸雜誌》。

不過也有部份媒體的社交媒體公號,刊出後又刪除了上述報道。

稍早前提出「與病毒共存」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兼教授,被檢舉「博士學位論文抄襲」,復旦大學研究生院表示已啟動調查核實。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聲明。

作為上海抗疫專家的張文宏,日前被詢問接種新冠疫苗後,有沒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時,他曾稱有可能,並說「就算感染,也可能就是一場大號流感,或者只是小號流感,也許是普通感冒,還可能是無症狀」。

【Delta疫情】江西教師建議試驗「與病毒共存」被拘留15天

中共黨刊批西方「新冠是大號流感」論   暗駁與病毒共存之說

至7月29日凌晨,張文宏在微博上說「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可這(新冠病毒)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未來選擇的方式是「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

但張文宏的「與病毒共存」、「回歸正常生活」論調,引發一些體制內外批評聲音。

《人民日報》旗下的報紙《健康時報》發佈中國前衛生部長高強的文章,題為《「與病毒共存」可行嗎?》,稱西方國家將疫情反彈的責任推給病毒變異是「甩鍋」,這是英、美等國政治制度缺陷導致的防疫決策失誤,也是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必然結果。

官媒或明或側面  批評西方的「與病毒共存」論

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發文,批評西方鼓吹疫情不過「大號流感」、淡化疫情風險,並暗批美國以民眾生命作代價,冒險重啟經濟。這些表述,被指反駁「與病毒共存」的觀點。

軍方旗下「鈞正平工作室」官方微信10日發文稱,單純實現所謂「群體免疫」,無法阻擋肆虐的疫情。抗疫就像當年的抗日戰爭,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對當下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Delta疫情】被問中國會一直不開國門?中國抗疫大將:這是傻問題

【新冠溯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新冠病毒是自然源性 不可能人工製造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不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訪問時表示,「清零」和「與病毒共存」這兩者並不矛盾。

內地疾控專家:「清零」和「與病毒共存」不矛盾

曾光認為,中國當下採取「病毒清零」是因為清零對中國有利,但隨著世界局勢變化,中國也是要變的,「當清零的紅利不再存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清零了」。

曾光表示,「與病毒共存」是人類和病毒鬥爭的最終結局。長遠來看,人類不是把病毒消滅了,而是與病毒共存。

但他也提出,在打開國門這件事上,不要做那個先「吃螃蟹」的人。 「比如英國,你打開就打開吧,你現在就想吃這個螃蟹,那你吃吧。我觀察你現在把國門都打開以後,你會怎麼辦?經驗是我們要學的,教訓是要避免的」。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