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北京 七項措施治理校外補習
「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北京。周三(18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正式發佈。根據措施,北京市將圍繞「治亂、減負、防風險」的工作要求,校內校外雙向發力,確保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於2021年底前有效減輕、兩年內有成效顯著。
一直備受關注的校外培訓方面,《措施》作出了如下規定:
1.嚴格審批准入。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
2.嚴控學科類培訓時間。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3.規範培訓服務行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
4.強化經營活動監管。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湧入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主要用於培訓業務經營,堅決禁止為推銷業務以虛構原價、虛假折扣、虛假宣傳等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行業壟斷行為。
5.嚴控廣告宣傳投放。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
6.嚴禁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嚴格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
7. 完善長效治理機制。
《措施》還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學生放學後應從事家務勞動,開展體育鍛煉;學校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可統籌安排教師「彈性上下班」;提供功能表式課後服務專案和內容供學生自願選擇 學校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授新課。
責任編輯:李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