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雙減政策違規補習 教育部查處多地校外培訓機構
▲ 無視雙減政策違規補習 教育部查處多地校外培訓機構
內地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落地,教育部門偕同市場監管部門展開專項整治行動,發現並查處多宗校外培訓違規典型案例,涉及的省市包括北京、江蘇、浙江等地,主要涵蓋的問題包括違規補課、官商勾結等行為。
教育部網站通報消息稱,北京市查獲5名中小學的在職教師,在校外培訓機構違規兼職取酬。其中有一名教師涉嫌將教師資格證借予其配偶,讓對方得以在培訓機構任職;其餘涉案教師則是利用週末或假期,到校外培訓機構參與有償工作,包括補習輔導、發放招生傳單等。經調查核實,5名涉事教師已受到警告處分,並調離教學崗位。
江蘇省則發現「內外勾結、監管失職」的案例。
江蘇省查處官商勾結案例
通報稱,江蘇省儀征市陳集鎮一間教育諮詢服務中心負責人,與她擔任小學校長的丈夫,將學校的教師宿舍當作教室使用,幫學生補習。隨後雖遭群眾舉報反映,但負責監管工作的陳集鎮社區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涉嫌與兩人勾結,通風報信,協助逃避當地監管部門查緝。
今年8月初,儀征市紀委監委分別給予辦公室主任和校長「黨內嚴重警告」和「黨內警告」;儀征市教育局也依法對相關教育機構作出停止辦學的處理。
通報也指出,浙江省查處一間無證辦學的教育機構,當時現場有5名無教師資格證人員正在對學生進行培訓。執法人員責令該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立即停止辦學,另依法處以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4.6萬元(人民幣,下同)並需繳納違法所得一倍的罰款。
此外,湖南省查獲一宗培訓機構違規收費的案例。該機構存在提供虛假合約、超收費用與存在偽造財務情形等違法行為。當地教育局要求該校對收退費工作做出承諾,並將收取的學費轉入資金監管賬戶接受監管。
福建省則有一處教育諮詢公司涉嫌發布虛假廣告,經立案調查,執法人員責令撤除廣告,並處以罰款5萬元。
責任編輯:易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