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話習最關鍵一句話:競爭不陷衝突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9/10 14:01

最後更新: 2021/09/10 14:01

分享:

分享:

拜登對話習最關鍵一句話:競爭不陷衝突

中美關係深陷低谷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時隔7個月再通話,被視為兩國關係走向的重磅訊號;值得注意是,雙方對話後的通報,都出現一個表述:兩人討論了確保「競爭不陷入衝突」,而中方新聞稿更指此話出於拜登之口。

拜登上台後強調要與中國激烈競爭,但美方近期在南海及台海的地緣政治競爭動作中,卻被指把原已低迷中美關係,推向更危險的境地。

拜登、乃至中美雙方如今同意「競爭不衝突」,反映兩國至少有意願重回管控風險的原點,防範中美關係滑向失控。

中美官方通報  都出現「競爭不衝突」說法

根據白宮的簡報,拜登與習近平在這次通話中,談論了兩國利益交滙領域,以及中美在利益、價值觀和觀點出現分歧的事項,兩人同意開誠布公地處理這些問題。

簡報引述拜登明確表示,這次通話反映美國持續努力、負責任地管理美中之間的競爭。

習近平應約通話拜登 促中美關係盡快重回穩定發展

美國正式否認中國南海主權 中美南海軍力誰佔上風?

拜登並強調,印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對美國有持久利益,兩國領導人討論了確保競爭不會陷入衝突。

President Biden underscored the United States’ enduring interest in peac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in the Indo-Pacific and the world and the two leaders discuss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both nations to ensure competition does not veer into conflict.

點擊圖片放大
+2

值得注意是,新華社及央視等中國官方媒體,在通報習拜通話時也有類似白宮的表述。

中方官媒引述拜登表示,世界正在經歷快速變化,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美中如何互動相處很大程度上將影響世界的未來。兩國沒有理由由於競爭而陷入衝突。

「拜登式」激烈競爭倘過火  中美俱受損

拜登並保證,美方從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美方願同中方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確定雙方可以開展合作的重點和優先領域,避免誤解誤判和意外衝突,推動美中關係重回正軌。

美艦闖南沙 解放軍南部戰區:不折不扣南海安全風險製造者

【中美關係】胡錫進:做好南海戰勝美國的準備

在這些通報中,「競爭而不衝突」顯然是這次通話的主題、亦反映中美當前面對「競爭」滑向「衝突」的風險。

一切由拜登剛上任說起,他摒棄了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直接遏抑中國的手段,強調要與中國「激烈競爭」保持美方的優勢。

儘管拜登一直強調與中國競爭而不衝突,但實際局勢發展卻似乎走樣。

點擊圖片放大
+4
+3

拜登月前擲出萬億美元推動美國基建及高科技發展,矛頭指向中國,但經濟領域角力其實事小,事大的是美國在台海與南海與中國競逐地緣優勢時,行動不斷升級、並直接觸及中方底線,令局勢不斷變壞。

台海南海局勢  恐會擦搶走火

在台海範圍裡,拜登上任以來平均每月都派艦通過台海,美國參議員今年6月更搭乘美軍戰略運輸機C-17赴台訪問,成為美國支持台灣當局的強烈訊號。

南海領域上,美軍不斷以「自由航行」之藉由巡航南海,而最近一次是美軍班福德號(USS Benfold,DDG-65)導彈驅逐艦8日進入南沙美濟礁鄰近海域。

日官員稱把台海和平穩定「當做自己的事」 趙立堅:極其荒謬

日首見中國神秘無人機巡東海 能殲敵3000公里外(多圖)

美方通報中以「低潮高地」形容美濟礁,即否定中國主張領海的理據,觸及中國領土主權核心利益。

習近平:推動中美關係回到穩定發展

外界普遍認為,美方簡單否定中方利益,中方則以《海上交通安全法》反制美方行為,中美擦槍走火的風險隨之升級。

今次中美元首通話釋出強烈意願,中美仍期待管控風險、都不欲出現衝突一幕,這對中美關係短期走向,或是一種沒有趨向更壞的訊號。

至於兩國關係能否如習近平及拜登所說,推動關係盡快回到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胡錫進嗆拜登「老糊塗」:若公開表達保護台灣就是打破台海現狀

解放軍一連三日 於三大海域實彈射擊演練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
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