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土地市場遇冷頻現流拍 內媒:房企集體「躺平」
內地房地產調控持續升級之際,土地市場也遇寒流,多地第二批集中供地頻現流拍,開發商拿地溢價率亦明顯降低,多幅地皮甚至以底價成交。
分析指出,在房企「三道紅線」、銷售數據開始回落等下,房企資金壓力較大;近期房企債務和經營壓力大的案例不斷增多,房企各類擔憂增加,拿地意願減弱,有傳媒更形容房企集體「躺平」。
第二批集中供地 多幅流拍或底價成交
內地「第一財經」報道,截至周三(15日)中午12時,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10宗競品質地塊報名截止,有9宗地皮報名未達標,相當於提前宣告流拍。報道指出,連續天量賣地4年的杭州,首在土拍市場受到冷遇。
遼寧瀋陽和安徽合肥兩座省會城市的第二次集中供地,都有過半數地皮提前「流拍」。周三下午,瀋陽46幅地皮報名截止,24幅地塊被宣布提前停止交易;合肥也宣布,原定周五(17日)開拍的17幅地皮,僅剩下8宗將如期出讓。
内地8月70城房價指數同比漲幅縮至4.2% 為今年1月以來新低
【恒大危機】 標普下調信用評級至「CC」 展望「負面」 恒大流動性或已枯竭
此外,成都昨賣地19宗,其中15宗地皮沒有競價過程,直接零溢價成交,不復首輪集中供地70多間房企搶地的火熱場面。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上周第二批集中土拍中,青島推出87宗地,8幅終止成交,72幅底價成交;濟南76幅地全以底價成交;天津推出61宗地皮,其中19幅停牌,流拍2宗,31宗底價成交,9宗溢價,平均溢價率僅0.6%。福州推出26幅地,7宗臨時取消出讓,2宗流拍,10幅地皮溢價率15%,3幅低於5%。
第二批集中土拍明顯降溫,與調整後的集中土拍規則有關。上月多城中止二輪供地,據報自然資源部曾召開閉門會議,要求各城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宅地溢價率不得超15%,且不得提高起拍價。「第一財經」指出,置身嚴格調控大環境中的房企,多數選擇了「躺平」。
分析:房企債務經營壓力大
《證券日報》引述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分析,在房企「三道紅線」、房地產信貸集中度壓力、非標監管、房企發債難等諸多因素作用下,房企外部融資受限,而前期房企資金鍊又主要靠預收款支撐,但房地產銷售數據也開始回落,令房企資金壓力較大,進而減少拿地和新開工。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土拍市場中,房企「躺平」現象值得重點關注,近期房企債務壓力和經營壓力大的案例不斷增多,房企各類擔憂增加,拿地意願減弱,對各城土地供應目標的完全構成較大挑戰。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對於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還需要觀察。而房地產市場運行方面,今年以來,隨著各地堅持「房住不炒」,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整體運行保持平穩態勢。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