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經濟滯脹不得不防

經濟脈搏 16:42 2021/11/01

分享:

分享:

受限電限產、疫情汛情等影響,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速(GDP)「破5」低於預期,曾擔任過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的賀鏗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從今年二季度就開始,目前正在加大,經濟滯脹不得不防,並建議積極財政政策宜應回歸正常。

賀鏗在接受路透專訪時稱,「中國到了該真正重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時候了。」他表示,居民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當前中國面臨的最主要經濟問題就是經濟增長原動力沒有恢復,居民消費疲軟。加之去年抗疫財政款對失業群體直接紓困力度不夠,致使居民消費更加疲軟。

賀鏗稱,「我們一些人,熱衷於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通車里程超過了發達國家而驕傲。但是幾乎沒有人為居民消費疲軟,經濟連續十幾年下行而苦惱。」

指經濟下行壓力從今年二季度開始並加大

在他看來,中國此前公佈的三季度的主要統計數據基本都在預期之中。但經濟學界評論分析者甚少。媒體評論用詞頻率最高的是中國經濟「保持了繼續復甦態勢」和「中國經濟有很強的韌性」。很強的韌性是明顯的,也是毫無疑問的。但對「中國經濟保持了繼續復甦態勢」卻另有看法。

曾擔任過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的賀鏗表示,研究今年的統計數據,分析宏觀趨勢的確有難度,按年是報告期數據與基期數據相比,而去年(基期)的經濟增速不僅是前低後高,而且數據跳躍性大。國家統計局企圖用「兩年平均」來說明宏觀趨勢。 「我認為也說明不了。」

他分析指出,在去年一季度,GDP懸崖式下跌後實現了快速復蘇。各季度經濟增速分別是:-6.8%、3.2%、4.9%和6.5%,全年經濟增長2.3%。

今年前三季GDP按年增速分別是18.3%、7.9%、4.9%。由於去年基數特殊,從按年增速數字看,很難直觀看出今年經濟增長趨勢,感覺是大起大落。

他認為用「實際增長速度還原法」分析趨勢可能好一點。即假設沒有疫情影響的條件下,2021年「潛在增長速度」為6%,用「當期速度-潛在速度+基期速度」進行測算,得到一個複合型增長速度來進行比較。

據此,今年一、二、三季度的增長速度分別是:一季度增長5.5%;二季度增長5.1%;三季度增長3.8%。

由此他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由今年二季度開始,三季度進一步加大。主要是國外因素變化和國內能源及供應鏈困難所至。四季度經濟下行的壓力有可能正在加大。

籲中國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縮小財政赤字

在他看來,今年三季度的統計數據,雖然絕大部份在預期之中。但是出現兩個「破」卻令人意外:一是按年增速「破5」,為4.9%;二是9月份PPI漲幅按年「破10」,為10.7%。

「這兩個數字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尤其是PPI持續上漲,不僅會提升企業生產成本,加大企業困難。而且會推動CPI上升,引發『經濟滯脹』」。賀鏗稱,若中國PPI上漲趨勢不能有效控制,企業成本將進一步上升,一定會推動通貨膨脹,從而形成經濟滯漲。

他表示,經濟滯漲是經濟增速偏低,物價指數偏高的逆常規經濟現象。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曾經出現過大約十年「經濟滯漲」。美國產生經濟滯脹的原因,有經濟學家認為,「是政府權力膨脹的結果」。

因為自羅斯福總統接受凱恩斯主義理論之後,一方面大搞「擴張財政」政策,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為了「糾正市場失靈」,讓政府過度干預經濟事務。從而嚴重破壞了市場經濟規律。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加上初次分配失衡,最終引發了「經濟滯漲」。

賀鏗稱,「美國的這個教訓,我國經濟學家始終沒有引起重視。政府又特別相信自己那隻『看得見的手』」。

他表示,自1998年以來,中國的積極財政政策甚至比羅斯福新政更加過頭。二十多年的積極財政政策,使得最終消費率一度降到45.5%,比世界平均水平65%,足足低了19.5個百分點。

他認為,如果中國現在還不放棄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不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經濟一定會進一步下行,中國應該要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首先主動壓減基本建設規模,有耐心堅持房住不炒。努力改善初次分配結構,制定提高「最終消費率」計劃目標;認真落實「共同富裕」思想,著力用稅收政策調整和改善再分配結構。制定「居民收入倍增計劃」,逐步提高各行業工資收入水平的具體執行標準;

同時逐漸縮小財政赤字,根據實體經濟對貨幣需求的具體情況,貫徹相機抉擇貨幣政策。倡導政府過緊日子,對財政預算實行「硬約束」;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廣大工人、農民和普通市民的醫療保障和養勞水平。還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營造協調的政治氣氛和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