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時空伴隨」篩查引民怨 醫生聯署質疑耗資源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1/11/12 19:47

最後更新: 2021/11/12 20:32

分享:

分享:

內地疫情未見緩和,多地嚴格執行「時空伴隨」防疫措施,大範圍篩查與確診者軌跡重疊的人員。四川數名醫生發表聯名公開信,質疑「時空伴隨」措施將耗費衛生資源,並導致大眾恐慌情緒增長。對疫情長期化下能否持續如此,頗有疑慮。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也表示,疫情難題在於怎麼平衡重啟經濟和控制疫情,這需要精準防控,但不意味層層加碼,加碼太多就會影響經濟發展。

「時空伴隨」定義廣 或需檢測隔離

目前,內地各省市對「時空伴隨者」的定義和規定並不一致,但通常是指個人與確診者在同一「時空網格」(800米乘800米範圍內)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且最近14日內,任何一方的手機號碼,累計停留該地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

舉例而言,一名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其他人又在這14天的軌迹與感染者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相關人員將在事後1至2周接獲通知,除了向所在社區報備,也需進行核酸檢測並就地隔離。有不少民眾擔憂出門會與確診者有交集,成為「時空伴隨者」,被迫待在家中。

與時空伴隨者同處網格範圍。(成都應急管理局微博圖片)

關注資源耗費、公眾恐慌、生活被干擾

不過,如此大範圍的社區篩查措施,近來受到內地學者質疑。中國「公共衞生之父」陳志潛的女兒、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主任醫生陳芙君等3人本周一(8日)聯名發表公開信,表示目前疫情流行狀態亟需專家評估,並調整優化防控措施。

【內地疫情】防疫催生新名詞 一文看懂何為「時空伴隨者」

【內地疫情】大連昨增52宗本土 鍾南山:精準防控不能層層加碼

信中指出,時空伴隨措施使社區篩查範圍擴大,應關注措施所帶來的醫療資源擠兌、衞生資源耗費、公眾恐慌情緒成長,和人民正常工作生活被干擾等負面影響,並考慮該項措施在今後疫情長期常態化管理中的可持續性。

面對質疑,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周三(10日)召開公共衛生專家座談會,聽取包括陳芙君在內等專家學者意見,並指「會充分吸收專家意見,持續優化疫情防控政策」。

全球健康專家馬蒂娜.梅滕(Martina Merten)則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大範圍且緊密追蹤確診者的接觸者,的確能有效控制疫情;但大部分國家因確診人數太多而無法採取類似措施,而且非常難以實行,因為「如此嚴格追蹤足迹侵犯隱私,歐盟國家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接受」。

責任編輯:易燕丹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