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恢復但內外需疲弱 中國11月財新製造業PMI錄49.9遜預期

經濟脈搏 10:07 2021/12/01

分享:

分享:

中國電力短缺緩解令生產有所恢復,但受疫情反彈、內外需疲弱等因素影響,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49.9,低於榮枯線。專家指中小企紓困仍是重點,通脹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49.9,較10月下降0.7個百分點,遜於預期的50.5,是繼8月之後再次位於榮枯線以下,反映製造業修復進程放緩。

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PMI相悖。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11月製造業PMI錄得50.1,較10月上升0.9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收縮態勢,重回擴張區間。

疫情再起令內外需減弱

具體來看,與10月製造業需求強、供給弱相反,11月製造業供給明顯恢復,但需求疲弱。由於供給約束減輕,尤其是電力短缺有所緩解,製造業生產指數重回榮枯線以上,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收縮。不過,顧客需求低迷,成本上揚,部分企業用電依然受限,拖累了製造業生產整體增速。

中國11月製造業PMI回暖惟需求偏弱 政策仍需發力穩經濟

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超預期重回擴張 電力緊張緩解生產加快

需求方面則略顯低迷,疫情反彈疊加產品價格上漲,對需求形成抑制,11月新訂單指數由擴張區間落入收縮區間。外需方面,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四個月落入收縮區間,但收縮率為四個月來最弱。企業反映外需減弱的原因是疫情持續,產品運輸遇到困難。

需求疲弱、成本壓力導致企業收縮用工。11月就業指數連續四個月低於榮枯線,並且收縮程度較10月有所惡化,其中消費品生產企業就業收縮尤為明顯。

化工原材料價格高企 企業成本壓力大

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成效初顯,通脹壓力得到部分緩解。10月製造業購進價格指數曾急劇上揚,11月漲幅大幅收窄。受調查企業表示,鋼鐵價格降幅較為明顯,但化工原材料和電子品價格依然高企,運費亦未見明顯下調。與成本端價格變化一致,出廠價格指數也明顯下降。不過,兩個價格指數仍出擴張區間,通脹壓力不容低估。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11月製造業景氣度基本維持平穩,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和通脹壓力緩解是突出特征。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多省市出現散發疫情壓制了需求側。電力供應短缺得到緩解後,供給側開始恢復,但受需求影響,供給恢復幅度有限,基礎尚不牢固。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初見成效,製造業企業成本壓力大幅緩解。

劉鶴:預計中國全年經濟增長將超過預期目標

王喆表示,政策層面,中小企業紓困仍是重點,就業惡化,居民收入增幅有限,消費品購買力薄弱等問題,也應給予足夠重視。此外,部分原材料價格依然位於高位,企業還面臨較大成本壓力,通脹問題尚不可掉以輕心。

責任編輯:尹航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