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中國邁入第三次開放 強國關鍵是規則制定權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12/21 19:48

最後更新: 2021/12/21 19:50

分享:

分享: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從歷史進程來看,中國已經邁入「第三次開放」。接下來,要繼續保持開放,才能化解美國兩極分化世界的企圖,同時要爭取國際話語權和掌握規則制定權,讓中國真正與國際社會和市場接軌,是中國成為強國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澎湃新聞圖片)

鄭永年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指,儘管官方沒有第三次開放的說法,但從歷史上看,第一次是鴉片戰爭以後的被迫開放,第二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的主動開放。而第三次開放不僅是中國主動的開放,也是諸多領域的單邊開放,「就是不管你開不開放,我都開放。」

未來中美競爭的核心是規則制定

鄭永年指,從內部來看,中國已提出新概念,如雙循環、制度性開放;實踐上,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海南自由貿易港都在發展;國際層面上,RCEP明年1月1日實施,中國亦已申請加入CPTPP。

他表示,第三次開放的目標,不僅僅是傳統上投資貿易的數量和質量問題、技術升級和創新問題,更重要的是方方面面的「話語權」和「規則」問題。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 習近平:堅持合作開放 不搞封閉對抗

王岐山強調開放:中國離不開世界 世界也離不開中國

鄭永年抨擊現在美國想搞一個世界、兩個體系、兩個市場,一個體系和市場以美國為中心,一個體系和市場是以中國為中心。他認為,兩極化對中國最為不利,「我們一定要有信心化解美國兩極化世界的企圖,我們還是要承認一個世界,一個體系。」

他表示,中國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來化解美國兩極分化世界的企圖,中美競爭的核心是規則制定。而中國下一步要改革行政體制,從雙循環戰略來看,內循環的核心是統一國內的規則,外循環則是中國規則的國際化。通過內循環把各個地方的規則統一起來,再制定標準走出去,以國際大循環在世界規則上做補充和銜接。中國能不能成為一個大國,取決於如何強起來,那就是規則制定權。

共同富裕將推動經濟發展

此外,鄭永年又提到,在扶貧階段完成後,共同富裕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他表示,中國的中產比例還不到30%,很多人剛剛脫離絕對貧困階段,還存在著返貧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實現共同富裕,尤其是包容和開放式發展,就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反過來就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商務部:「雙循環」是更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正確認識共同富裕 加強對資本有效監管

他亦坦言,中國的共同富裕面臨著內外雙重挑戰。從外部環境看,中美關係全面惡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內部環境中,國內短板問題也很多,例如技術被「卡脖子」、製造業工藝如芯片仍然處於低端水準、還有規則被「卡脖子」,使國內市場被西方企業和標準所分割;同時,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還要警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盡管面臨重重挑戰,但鄭永年對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他表示,中國具有制度優勢,且國家動員能力強;和西方國家比較,中國政治亦相對穩定。再加上中國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基礎上,諸多方面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

責任編輯:易燕丹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