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將人行上繳利潤比作全面降准50BP不準確

經濟脈搏 12:02 2022/03/10

分享:

分享: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9日)宣布上繳1萬億人民幣結存利潤,用於留抵退稅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昨晚在官媒《證券時報》撰文分析此舉的金融影響。

管濤認為,從金融影響看,一是這次人行上繳結存利潤是以人民幣劃付,不會減少外匯儲備規模;二是這次上繳只是現有人行資產負債表賬目間的調整,不是「二次結匯」,既不會增加外匯儲備規模,也不會導致人行「擴表」;三是這次上繳將從負債端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支持,但從資產端增加「外匯占款」投放,既不等於人行恢復外匯干預,也不代表即期外匯供求的新變化;四是這次上繳的本就是應依法上繳中央財政的結存利潤,不屬於財政向人行透支,不是踐行現代貨幣理論(MMT)。

只是已記賬目的結構調整

管濤引述財政部負責人指,這次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按程序批准後被安排上繳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結存利潤。他表示,可見,過去按慣例,人行將外匯儲備投資收益按年度歸大帳後,上繳中央財政。在境內以人民幣劃付時,反映為人行「外匯占款」變動(即「國外資產:外匯」變動)。

只是近年來作為預留政策空間的手段之一,人行儲備投資收益沒有按年度依法上繳,外匯占款變動不能充分反映新增外匯儲備資產的變化。但是,鑑於其已經反映在人行公佈的外匯儲備資產中,故在人行資產負債表上會有所體現。

管濤指出,這次人行將結存的部分儲備投資收益上繳財政,而只是已記賬目的結構調整。這不會影響人行資產負債表總量,故不會引起財政向人行的透支,也不會額外增加稅收或經濟主體負擔。

這次儲備投資收益上繳財政將影響市場流動性

他續指,在以人民幣提取和使用過程中,雖然不存在「二次結匯」,擴張人行資產負債表,但會影響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從資產端看,人行上繳儲備投資收益,將減少人行「其他資產」餘額,相應增加「外匯占款」投放。從負債端看,財政收到上繳利潤後,將減少央行「其他負債」餘額。之後,如果財政沒有及時用出去,則增加「政府存款」,這對市場流動性沒有影響;如果財政及時花出去了,給企業辦理了留抵退稅或者用在了基層「三保」,則變成企業或住戶存款,增加「儲備貨幣」(即基礎貨幣)餘額,進而增加市場流動性。

不能類比全面降準

中國貨幣乘數與M2同比增速(單位:倍;%)

有人將此比作全面降准50BP。這種類比其實不太準確。因為全面降准,屬於深度釋放中長期資金,影響的是貨幣乘數而非基礎貨幣總量。而前述操作卻是直接擴大基礎貨幣投放,對貨幣乘數的影響則不確定,儘管最終結果均反映在廣義貨幣供應M2的變動上。

這一操作不僅將給企業和家庭提供真金白銀的現金流支持,還可以通過影響流動性影響市場利率走向,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當然,人行也明確表示,結存利潤將按月均衡上繳,保持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基本穩定,這也有助於減輕市場流動性的波動性。這一措施體現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聯動,共同發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人行向中央上繳逾1萬億元結存利潤 效果相當於降準?

官媒解讀人行上繳利潤:降準窗口未關 降息概率增加 

責任編輯:袁瑋婧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