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持續升溫 為何不能封城?專家解畫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本土病例連日創新高,昨日再多2269宗本土病例,外界關注為何沒有封城。上海專家解釋,上海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承載發揮重要功能,如果停下來會影響國家和全球經濟,目前要做成一次成功的篩查檢測,後以最快速度實現「動態清零」。
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周六(26日)在發布會上稱,上海採用「重點區域+非重點區域」,「核酸檢測+抗原自檢」的方式,是一種探索,也是被逼出來的,一是病毒傳得快,二是按上海自身實際情況做出的決斷。
【內地疫情】單日增5600宗本土感染 上海增逾2千病例再創新高
封城勢影響中國及全球經濟
對於網上有人建議封城,吳凡不同意,強調上海不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還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承載發揮了重要的功能,甚至於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
他舉例,如果上海停下來,東海上就會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國際貨輪,就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全球的經濟。
做一次成功篩查檢測 最快速度動態清零
他認為上海市民應有大局觀,並呼籲仔細進行核酸篩查,自檢也要認真仔細採樣,把結果做到非常準確。他稱,把這次核酸篩查做成一次成功的篩查檢測,最後以最快速度實現城市的動態清零,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恢復日常的生活。
上海今天開始對重點區域開展核酸篩查,在非重點區域開展抗原檢測。其中,重點區域全域嚴格封控,嚴格落實人員居家隔離或待在單位不外出,開展1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未出前,對區域內人員持續實行管控。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